一、作业条件
1.作业时必须封锁线路,封锁时间应满足《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的有关规定。
2.作业地段的曲线半径不小于180m。作业地段的曲线超高不大于180mm。
3.当气温在0℃以下时,闪光焊轨车不宜进行焊接。
4.气温介于0℃到10℃之间时,焊接前应对轨端500mm长度范围内预热,预热温度均匀,钢轨表面预热升温为35℃~50℃。
5.当空气潮湿或钢轨表面有水时,应将钢轨烘干后进行焊接作业。
6.遇有风、雨天气焊接时,焊前、焊接过程中及焊后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风力达到5级或雨量达到中雨时不应进行焊接、热处理作业。
7.环境温度较低时(气温在0℃到10℃之间),开始焊轨之前,液压油泵必须先开机预热10~20分钟,发动机运转10~20分钟。
8.待焊钢轨夹持部位如有轨制标记,要将其磨平,否则会损坏焊机夹紧装置的夹持部件。
9.按照TB/T1632规定对待焊钢轨进行焊前检查,包括钢轨型号、牌号、厂家等。要求钢轨外观无超标硬弯、扭曲、裂纹、折叠、压痕、碰伤等缺陷。外观不合格的钢轨要锯掉,不许焊接。
二、作业准备
1.内业技术准备。
(1)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及技术标准。
(2)做好作业人员培训工作,使其熟练掌握闪光焊接钢轨的工艺流程。按照钢轨焊接标准(TB/T1632.1-2014)对焊轨作业人员的相关要求,焊轨车焊接人员均应具有国家铁路主管部门认可的技术机构颁发的“钢轨焊接工操作许可证”。探伤人员应持有铁道部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委员会颁发的二级或以上级别的技术资格证书。
(3)在正式焊接前,按照《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1-2014)的要求完成钢轨焊接接头的型式试验,确定焊接参数,制定相应操作规程。
2.外业技术准备。
(1)进入焊轨现场前,应根据设备材料清单检查并落实必备的工具、材料和设备。
(2)到达焊轨现场后,应对现场条件进行综合调查并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3)焊接前应对施工设备及各种小型机具进行调试。
3.焊轨车抵达封锁现场前的准备及检查。
(1)发动机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①观察整机是否正常。看各部件、元件是否有损坏或不到位现象。
②观察各电路、油路、气管路是否有脱落、脱开、泄漏之处,电瓶箱电量充足。
③熟悉主操作台的仪表、开关、按钮、指示灯及各操作装置。
④熟悉各作业操纵手柄或开关按钮。
⑤观察各液面是否符合要求。确认柴油机柴油、机油充足,分动箱、齿轮箱齿轮油足量,液压油箱的液压油满刻度线。
(2)车钩和制动。
①牵引装置(车钩)挂好。
②将制动软管连接好。
③将连接的制动主管的止气阀门打开。
④没有连接的截断阀门关闭。
⑤将被动车的主辅车转换按钮置于被动位。
(3)焊轨车的分离。
①牵引装置(车钩)分离。
②将制动软管分离,截断阀门关闭。
③将主辅车转换按钮置于主动位。
(4)柴油机起动、停机。
发动机起动以前,必须检查动力传动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发动机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燃油、机油、润滑油、冷却水是否够用。为使起动过程充分利用蓄电池的电压,应关闭所有其它的电器;发动前必须把操作司机室内B11箱整车电源总开关打开;机组启动电源主开关打开;“高速/作业”选择开关置于中位;运用制动机构进行整机制动;将走行挂档开关扳到空挡位,将所有紧急停机按钮松开;将“怠速/工作”转速转换开关置于怠速位。
(5)鸣笛起动。
①按下操作司机室内B11箱上启动按钮,注意不要使发动马达一次运转超过20秒。若发动机不能发动,应等待1分钟后再次发动。两次发动失败后,应对发动机及其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发动机运行时所有报警指示灯均应熄灭。发动机首次发动时,必须在怠速下检查发动机的机油油位并按规定添足到指定油标位置,且在低速运转的状态下,将所有泄荷阀打开使发动机处于空载状态。
②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仔细观察各仪表显示是否正常,发现有异常现象或不正常声音,应停机检查。
③检查各管路及发动机各处有无泄漏现象。检查机油压力报警灯应熄灭,机油压力表指示机油压力在正常范围,冷却液温度表指针指在绿区,冷却液温度报警灯熄灭,发动机无故障显示。
④检查各处油位、水位,进行补油、补水。观察仪表及指示灯,当柴油机运转时,注意观察操作面板和油机仪表盘上各表读数。油压表额定转速(1500r/min)时机油压力应在3-6.5bar,最小机油压力不低于2.7bar。
⑤水温表:柴油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冷却水温度的温度计指针必须一直保持在刻度盘中(70-100℃)内。一旦指针进入103℃以上区域,应立即停机。
⑥低油压:机油压力低于2.7bar时,柴油机应立即停机。
⑦电压表:电压表指示应为24-28V。
⑧发动机正常停车:发动机不得从满负荷工况突然停车。 卸荷后至怠速,再按下停机按钮。
(6)走行操作。
①每次走行操作前都应首先进行制动检查,然后确认驻车铁鞋已经全部收起,最后将驻车制动缓解,并检查走行减速箱是否缺油及有无其他异常情况。
②驻车制动的制动与缓解:通过带弹簧蓄能器的单元制动机来完成,操作司机室的手制动按钮置于制动位,排出蓄能器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弹簧作用进行制动。起动发动机对系统进行充风,手制动按钮置于缓解位,对蓄能器进行充风即可缓解手制动。此外在蓄能器一侧有机械拉杆,在没有风压的情况下,向上抬起拉杆亦可缓解单个单元制动机的驻车制动。
③走行前,必须将发动机转速升到工作转速。
④走行前,必须将高速、作业转换开关置于高速位。
⑤走行前,必须检查车体锁闭油缸处于非锁闭状态。
⑥走行前,必须将所有工作装置(包括焊机、起重机、钩轨装置、拉轨对正装置、液压支腿等)置于运行位置。其中液压支腿未收到位,整机不能走行。
⑦走行前,必须检查轴箱、轴箱弹簧落在正确的位置。将高速、作业转换开关置于高速位。总风压力大于0.4Mpa,方可挂挡走行。确认各工作装置在运行状态位,机械锁销固定,安全链安装到位并张紧。打开操作司机室内B11箱上Ⅰ、Ⅱ轴挂档开关,挂档电磁阀得电,若档位不到位,按点动开关,使档位到位。挂上档后点动开关再按无效。
⑧打开操作司机室内B11箱上的走行钥匙开关,抬起走行控制手柄上的锁紧冒,方可推动手柄(当手柄往上方推,走行方向为操作手面对方向;反之走行方向相反),同时缓解制动,车辆走动。
三、作业流程
1.放车。
(1)到达作业地点后,工作人员将焊轨车的所有运输时的锁定解除。
(2)到达作业地点后,扳动大闸或小闸制动,同时打开驻车制动。
(3)主操作司机关闭高速走行钥匙开关,将高速、作业转换开关置于作业位。打开发电机、控制柜总电源开关,按下焊机主控柜B7箱上系统启动按钮、液压泵工作启动按钮、冷水机启动按钮,通过操作起重机操作控制盒,将焊头对准已处理好的待焊钢轨准备焊轨。
(4)采用线上焊接以及曲线地段焊接钢轨时,需要焊轨车一侧顶起,操作支撑腿控制箱(B2b)本处、单侧、全部手柄将车顶起。本处指该控制箱所在地的液压支腿(顶车油缸);单侧指该控制箱所在一侧的两个液压支腿(顶车油缸);全部指所有液压支腿(顶车油缸)。
2.作业。
(1)钢轨焊接前准备工作。
①矫直钢轨。
采用矫直的方法纠正钢轨端部弯曲。对于无法矫直的钢轨端部弯曲,应将弯曲的钢轨端部锯切掉,锯切后钢轨的端面斜度不应大于0.8mm。
②焊前除锈。
利用手提式砂轮机在距待焊钢轨端面700mm范围内除去氧化皮并打磨夹紧区;钢轨与闪光焊电极接触部位应除锈打磨,接触面不得有任何污垢;若厂家钢印在该处,打磨成与轨腰平齐,但切亏母材量≯0.2mm。若打磨后的待焊时间超出24小时或打磨后有油水、沾污,则必须重新打磨处理。
(2)钢轨焊接前设备检查。
为确保高质量的焊头,必须对钢轨和设备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①断开焊机电源,清洁电极(夹紧钳口),清除电极上的焊接熔渣及其他杂物,按照要求用钢丝刷进行刷扫干净。
②清扫焊机的焊接区域,特别注意要去除推瘤系统夹紧区域内的焊渣。(这些焊渣的积累会导致短路)。
③在开始焊接前(一天两次),焊机闪光区域应涂上一层防飞溅的混合剂。
④在每班开始前,应在焊机机头的各轴和润滑点充分注入润滑油。
(3)焊接。
①对准并放置好被焊钢轨,并保持两焊接端面2-5mm的间距。
②将焊机操作面板上的操作模式开关置于“手动”位。将液压选择开关置于“设置”位或“高速设置”位。
③将钢轨钳口选择开关置于“张开”位,以张开焊机夹紧机械装置。将机架选择开关保持在“后退”位,以启动顶锻液压缸,焊机的两部分后退至完全分离的位置。
④将焊机降在需焊钢轨接头上方,确保两钢轨缝隙位于导向轴上的基准标记中心。
⑤逐次将钢轨钳口选择开关放到夹紧位,慢慢地合拢钳口,这将避免夹紧不正确。应在夹紧过程中特别检查,并确保推瘤装置没有“卡挂”在钢轨上。
⑥钢轨被夹紧后,将液压选择开关置于“运行”位。如果出现夹紧不正确指示,则松开夹钳,轻轻地升起焊机,再落下机头重新夹紧。如果仍出现夹紧不均匀指示,则可能是钳口电极需要添加调整垫片。
⑦正确夹紧后,提升吊臂以使焊机和悬架刚刚承受到拉力。按下增压按钮,检查两个夹紧油缸的油压是否一致。
⑧在操作模式选择开关处于“手动”位置情况下,调整轨缝。将操作模式选择开关置于“自动”位,启动自动焊接过程。在焊接完成后(绿色的焊接指示灯灭),应进行以下操作步骤:
a.将操作模式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
b.将液压选择开关置于“高速设置”位;
c.将钢轨钳口选择开关置于“张开”位;
d.将焊机机架选择开关保持于“后退”位,并将焊机后退,并分开到最大的位置。
⑨完成焊接后,升起焊机,清除焊接和推瘤产生的焊渣,清洁焊机内侧,为下一次焊接做好准备。
(4)焊后正火及粗打磨。
①正火作业前焊接接头表面温度应低于500℃,然后用氧气-乙炔加热器将焊缝温度加热到850(轨底角)~950℃(轨头)之间,轨头冷却宜采用风冷,温度降低到300℃以下后进行精打磨。
②焊后粗磨利用手提式砂轮机对焊缝及附近轨头顶面、侧面、轨底上面和轨底进行打磨;焊缝踏面部位在常温下不能打亏,打磨时不得横向打磨,打磨面不得发黑、发蓝而应平整有光泽。粗磨应保证焊接接头的表面粗糙度能够满足探伤扫查的需要;焊接接头非工作面的垂直、水平方向错边应进行纵向打磨过渡。
(5)钢轨精整及测量平直度要求。
①外形精整要求:利用仿型打磨机对焊接接头焊缝中心线两侧各450mm范围进行的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进行精磨。外形精整不应使焊接接头或钢轨产生任何机械损伤或热损伤,禁止使用外形精整的方法纠正超标的平直度偏差和超标的接头错边。
②测量平直度要求:钢轨焊接接头温度低于50℃,测量长度为1m,以焊缝中心线两侧各500mm位置的钢轨表面作为基准点,分别在轨顶面纵向中心线、轨头侧面工作边上距轨顶面16mm处的纵向线位置上。
(6)探伤。
每个钢轨焊头均应进行超声波探伤,并填写探伤记录。探伤前应将焊缝处温度降低到40℃以下,并清理焊缝两侧各400mm范围内的锈斑、焊渣、水渍,确保探头和钢轨配合良好并减少探头磨损。冷却可以采用浇水法进行,但浇水时轨头温度不得高于350℃。在经打磨过的焊接钢轨轨底、轨腰、轨头、轨底三角区上均匀涂抹探伤专用油,然后用探头分别进行探伤。探伤结果不得有未焊透、过烧、夹渣等有害缺陷。探伤进行完毕必须做好记录,完整、及时、准确。发现缺陷,应将情况附图说明,并填写处理意见。
(7)数据的记录及分析。
每完成一个接头的焊接、除瘤、打磨、探伤后,应将相关数据、信息等资料收集、整理,打上焊接标记,填写焊接记录报告及探伤报告。现场焊接的接头标识按照铁路总公司下发的《关于印发〈钢轨焊接接头标识规则〉的通知》中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
3.收车。
(1)收回焊机并锁定。
(2)收回钢轨拉伸对位装置并锁定。
(3)收回焊接支撑腿并锁定。
(4)按下焊机主控柜B7箱上系统停止按钮、液压泵工作停止按钮,关闭控制柜、发电机空气开关。
(5)将“高速/作业”旋钮置于高速档。
(6)打开操作司机室内B11箱上Ⅰ、Ⅱ轴挂档开关,挂档电磁阀得电,若档位不到位,按点动开关使档位到位。挂上档后点动开关再按无效。
(7)打开操作司机室内B5或B11箱上的走行钥匙开关,抬起走行控制手柄上的锁紧冒,方可推动手柄,同时缓解驻车制动、空气制动,车辆走动。在运行过程中,如需变换手柄位置,亦需抬起走行控制手柄上的锁紧冒。(未挂上档,推走行手柄无用)。
(8)本机高速走行离开作业现场,到达下一个工作现场,或完成工作后与动力车联挂,准备离开作业区间。
(9)返回停放地点后,应对全机进行一次检查,补充燃料油,准备下一次工作的需要物资。对焊轨车尤其是焊机做全面的清扫,以便为下次工作做好准备。
(10)返回后如果同牵引车分离停放,应拉起停放制动(驻车制动)按钮,实施驻车制动,并按行车规定设防护。
四、技术质量标准
1.焊轨前必须按《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条件》(TB/T1632-2014)中有关规定进行型式检验,确定焊机工艺参数,检验合格后方可施焊。
2.焊接前轨温不宜低于10℃。
3.接缝焊接前,应先检查焊轨外观尺寸,半米内应无大于0.5mm死弯,端面上下、左右平面差不得大于2mm,并清除被焊端面和距轨端长150mm范围内的锈蚀、油污及杂质,表面光滑无锈斑,但对母材的打磨量不得大于0.2mm。
4.焊接前,应对焊机的主、辅机,水冷系统,液压系统,制冷系统,供电室等检查,运转正常方能开焊。
5.钢轨焊接接头正火加热的起始温度应低于500℃(轨头表面),加热温度850℃~950℃,轨头冷却宜采用风冷。
6.焊接接头轨头和轨底、轨底顶面斜坡的推凸余量不应大于1mm,其他位置推凸余量不大于2mm。不应将焊渣挤入母材,焊渣不应划伤母材。
7.焊后钢轨焊接接头错边量允许误差:
接头错边量位置 | 接头错边量最大允许值(mm) |
钢轨顶面纵向中心线的垂直方向 | 0.5 |
工作侧面轨顶面下16mm的水平方向 | 0.5 |
轨脚边缘的水平方向 | 2.0 |
8.焊后钢轨表面质量要求。
焊接接头的轨头工作面经外形精整后的表面不平度应满足:在焊缝中心线两侧各100mm范围内,表面不平度不大于0.2mm。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0.5mm,焊接接头及其附近钢轨表面不应出现裂纹、划伤、明显压痕、碰伤、电极灼伤、打磨灼伤等损伤。
9.焊缝平直度检验要求:
线路设计速度ひ
Km/h |
轨顶面垂直方向最大偏差
(mm) |
轨头侧面工作边水平方向最大偏差
(mm) |
||
a1 | a2 | b1 | b2 | |
ひ≤120 | 0.3 | 0 | 0.4 | 0.4 |
120<ひ≤200 | 0.3 | 0 | 0.3 | 0.3 |
ひ>200 | 0.2 | 0 | 0.3 | 0 |
注1:a1、a2分别代表测量长度范围高出、低于钢轨母材轨顶基准面最大允许偏差。
注2:b1、 b2分别代表测量长度范围轨头内侧工作面凹进、凸出钢轨母材基准最大允许偏差。 |
10.焊接接头探伤要求。
(1)钢轨焊接后均应对焊接接头进行超声波探伤,并填写探伤记录。记录应包括仪器、探头、焊接接头编号、测试数据、探伤结果及处理意见。
探伤时焊接接头的温度不应高于40℃。当焊接接头温度高于40℃时,可浇水冷却,此时的轨头表面温度应低于350℃。
(2)超声波探伤仪和探头应符合《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条件》(TB/T1632.1-2014)技术要求,闪光焊探伤用探头回波频率大于等于4MHZ。回波频率误差应小于等于10%。
(3)探伤前应对探测系统校准,试块及探伤灵敏度校准扫查前检查探测面表面粗糙度,应无锈蚀和焊渣,打磨面应平顺、光滑,打磨范围应能满足探伤扫查的需要。使用双探头或单探头对轨头、轨腰、轨底分别进行探测。
(4)探伤时可在探伤灵敏度的基础上再提高4dB~6dB进行扫查。焊接接头中的缺陷当量大于探伤灵敏度规定值时,应判定焊接接头不合格(判废)。
五、安全控制措施
1.各工序工作人员应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焊轨作业时,应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服、眼镜、长皮手套等)。
3.加热、正火过后钢轨,严禁身体各部位碰及,以防烫伤。
4.打磨前应检查手提式砂轮机是否漏电,运转是否良好,如有异常应立即联系维修电工进行维修,严禁私拉乱接,避免发生人身事故。
5.打磨后的钢轨端面严禁再次污染,如有污染要重新打磨。尽量减少处理端面到点火焊接的时间,操作应迅速清洁,应控制在3分钟以内。
6.在既有线附近及线上施工时,要有专人防护,工机具不得侵线。
7.气候干燥季节焊轨作业时焊接前要清理焊接职场可燃物,备足灭火器等消防设施,避免危及行车安全。
8.无论电气化区段是否停电,所有作业人员均按有电作业要求,严禁攀顶,手持工具与接触网的距离在2m以上。
9.待焊钢轨在对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待焊钢轨支垫后与车辆走行部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车体刮碰钢轨。
10.在放下焊机头时,注意观察,避免电、液、水管局部绷紧、擦刮焊头。
11.操作起重机放下焊机前必须检查各相关锁定机构是否解除,作业结束后,车辆高速运行前,各锁定机构必须锁定,并且夹钳油缸和拉轨油缸处于全伸状态,夹持油缸处于全缩状态。
12.操纵焊机前,必须解除焊机的锁定机构,同时焊机必须离开支撑物。
13.整车绝缘电阻低于40KΩ、两待焊钢轨间的电阻达不到时,不得使用。
14.严禁在环境温度低于0℃时焊接,环境温度在0℃至10℃时,焊前需对待焊钢轨进行预热。
15.顶车后,收回液压支撑并锁定,检查轴箱、轴箱弹簧落在正确的位置。
16.只有脱挡指示灯全亮,推入空挡锁定销并加挂锁后方能与牵引车联挂。
17.在复线线间距小于6.5m地段,邻线通过列车时禁止进行焊接作业。
18.在复线线间距小于6.5m地段作业时,严禁作业人员在两线间操作焊机。
19.收放工作装置时,必须与驻站联络员取得联系,确认邻线无来车时方准收放工作装置,人员和设备严禁侵入邻线限界。
20.线间距不足4.6m时,两线间进行焊轨作业需临时要点封锁邻线。
21.拨轨和拉轨时,应合理控制待焊钢轨距本线的距离。
22.在道口处焊轨施工作业时,要封闭道口,禁止车辆通行。
看一下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