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钢轨焊接技术主要包括接触焊、气压焊和铝热焊三种形式。不同焊接方法在无缝线路中的应用比例各不相同,其中接触焊的焊缝数量最多,接着是铝热焊和移动气压焊。

### 1. 接触焊
接触焊又称电阻焊或闪光接触焊,它通过电加热使两根钢轨在高温下发生熔化、挤压与塑性变形,最终实现连接。接触焊根据焊接过程的特点可以分为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脉动闪光焊。最常用的是连续闪光焊,适用于焊轨基地的固定式焊机(如K190、K1000、GAAS80),而脉动闪光焊则多用于现场移动式焊机(如K922、UN150等)。

### 2. 气压焊
气压焊分为熔化气压焊和塑性气压焊。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塑性气压焊。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的两根钢轨端面紧密贴合,并通过气体火焰加热到塑性状态,随后通过顶锻实现金属原子间的连接,形成焊缝。气压焊在铺设无缝线路时,常用小型移动气压焊将长轨条焊接成更长的轨条。

### 3. 铝热焊
铝热焊的过程是将钢轨端部加热到适当温度,随后使用铝粉与钢屑的混合物反应,瞬间产生高温金属水,浇注到预制好的砂模中,与钢轨焊接。现代铝热焊工艺通过增加焊剂量、扩大焊缝宽度及采用定时预热等措施,提高了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4. 焊缝缺陷种类
不同焊接方式下的焊缝缺陷有所不同:

– **接触焊**常见缺陷包括灰斑、裂纹和烧伤。灰斑多出现在钢轨内部,特别是轨底边;裂纹通常出现在轨腰和热影响区;烧伤则多见于焊缝周围区域。

– **铝热焊**的缺陷有夹渣、气孔、夹砂、缩孔、疏松、未焊透和裂纹等。其中夹渣和气孔可发生在焊缝的任何位置,夹砂多发生在轨底两侧,疏松多出现于轨底三角区,而裂纹主要发生在焊缝与母材之间。

– **气压焊**中,光斑、过烧和未焊透是较常见的缺陷,光斑主要存在于轨头或轨底,过烧则出现在焊缝接触的关键部位,未焊透问题可能出现在焊缝的任何部位。

其中,接触焊的灰斑问题较为突出,主要是由于钢中硅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氧化硅未能被排出;而气压焊中,过烧和未焊透的问题较为严重。针对这些缺陷,不同焊接方式的改善和技术创新仍在持续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