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应力钢丝(筋)位置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每枕测值个数 | 检测器具 | 备注 |
1 | 上排钢丝至枕顶距离 | 将300mm钢直尺竖放在轨枕端部平坡上,将150mm钢直尺紧贴轨枕端面,并立于上排外侧钢丝上,两尺相交处读取数据。 | 4 | 150mm钢直尺 300mm钢直尺 | 每一检验数含枕两端2个测 量值,在2个 测量值中若有 1个超标即判 该检验数超标。 |
2 | 最上与最下两排钢丝间距离 | 直接测量最外侧的最上排及最下排钢丝 的垂直距离。 | 4 | 游标卡尺 | |
3 | 外侧两排钢丝间距离 | 直接测量最外侧的最上排及最下排钢丝 间的水平距离。 | 4 | 游标卡尺 |



2 承轨部位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每枕测值个数 | 检测器具 | 备注 |
1 | 同一承轨槽底脚间距离 | 测量同一承轨槽两外侧边缘处底脚间距离。 | 4 | 500mm钢直尺 | 每一检验数含枕两侧2个 测量值,在2个测量值中 若有1个超标即判该检验数超标。 |
2 | 同一承轨槽底脚间距离 | 测量同一承轨槽两外侧边缘处底脚间距离。 | 4 | 游标卡尺 | |
3 | 两承轨槽内侧底脚间距离 | 测量两承轨槽内侧边缘处距离。 | 2 | 钢卷尺 | 每一检验数含枕两侧2个测量值,在2个测量值中若有1个超标即判该检验数超标。 |
4 | 两承轨槽外侧底脚间距离 | 测量两承轨槽外侧边缘处距离。 | 2 | 钢卷尺 | |
5 | 两承轨槽外侧底脚间距 | 测量两承轨槽外侧边缘处距离。 | 2 | 2m游标卡尺 | |
6 | 承轨槽底脚至预留孔中心距离 | 将孔距测量器托板垂直插入预留孔中,移动测尺使其与承轨槽底脚接触并垂直,读 出孔心位置偏离值。 | 4月8日 | 专用孔距测量器 | |
7 | 承轨槽底脚夹角 | 测量两承轨槽外侧边缘处距离。 | 4 | 万能角度尺 | |
8 | 承轨槽坡度与设计坡度偏差(轨底坡) | 将坡度尺置于两承轨槽的同侧,用塞尺检查空隙厚度。 | 2 | 专用坡度尺塞尺 | |
9 | 承轨槽(台)中部宽度 | 测量承轨槽(台)中部宽度。 | 2 | 钢直尺 | |
10 | 岔枕顶面宽度 | 直接测量岔枕两端部顶面宽度。 | 2 | 钢直尺 | |
11 | 承轨槽(台)中部宽度 | 测量承轨槽(台)中部宽度。 | 2 | 钢直尺 | |
12 | 岔枕顶面宽度 | 直接测量岔枕两端部顶面宽度。 | 2 | 钢直尺 |
















5 横断面高度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每枕测值个数 | 检测器具 | 备注 |
1 | 轨枕横断面高度 | 测两承轨槽中心截面与枕中截面,将厚度尺爪 紧贴轨枕顶面,移动测尺,使固定爪抵住轨底 面,读取尺读数。 | 6 | 专用厚度尺 | 每一检验数含枕两侧2 个测量值,在2个测量 值中若有1个超标即判 该检验数超标。 |




6 轨枕长度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每枕测值个数 | 检测器具 | 备注 |
1 | 轨枕长度 | 用钢卷尺在轨枕两侧沿轴线直接测量轨枕长度。 | 2 | 钢卷尺 | 每一检验数含枕两侧2个测量 值,在2个测量值中若有1个超标即判该检验数超标。 |
.jpg)
.jpg)
.jpg)
7 预留孔(预埋套管)歪斜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每枕测值个数 | 检测器具 | 备注 |
1 | 预留孔歪斜 | 先目测,对偏差较大者,用专用孔斜测量器测量距轨槽面120mm深处偏离中心线距离。 | 4/8 | 专用孔斜测量器 | |
2 | 预留套管歪斜 | 将预埋套管上表面的灰浆清理干净后,用 孔斜测量器(或专用预埋套管螺栓、宽座 角尺、塞尺)测量。 | 4 | 专用孔斜测量器(专用预埋套管螺栓、宽 座角尺、塞尺) |



8 预埋套管距离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每枕测值个数 | 检测器具 | 备注 |
1 | 预留孔歪斜 | 先目测,对偏差较大者,用专用孔斜测量器测量距轨槽面120mm深处偏离中心线距离。 | 4/8 | 专用孔斜测量器 | |
2 | 预留套管歪斜 | 将预埋套管上表面的灰浆清理干净后,用 孔斜测量器(或专用预埋套管螺栓、宽座 角尺、塞尺)测量。 | 4 | 专用孔斜测量器(专用预埋套管螺栓、宽 座角尺、塞尺) |




9 预埋套管下沉、内螺旋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每枕测值个数 | 检测器具 | 备注 |
1 | 预埋套管下沉 | 将预埋套管上表面的灰浆清理干净后,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 | 全部 | 深度游标卡尺 | |
2 | 岔枕预埋套管内螺旋 | 用专用通、止规测量。 | n | 专用通、止规 | n由样品岔枕号数确定 |



10 预留孔直径、轨底凹型花纹深度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每枕测值个数 | 检测器具 | 备注 |
1 | 预留孔上孔直径 | 一般用目测,对变形较大者,用钢直尺直接测量。 | 4/8 | 150mm钢直尺 | |
2 | 轨枕底面凹形花纹深度 | 在轨枕一端选3个典型凹花(深、中、浅)测量,用 钢直尺竖放于凹花壁上,用另一钢直尺或深度游 标卡尺置于凹花底部,读取两尺相交的凹花深度 值。 | 6 | 钢直尺 或深度游标卡尺 |


11 混凝土岔枕顶面直线度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每枕测值个数 | 检测器具 | 备注 |
1 | 顶面直线度(全长) | 全长直线度检查按附图规定进行量测。 | 1 | 150mm钢直尺或深度游标卡尺 | 支点及测点按规定 |
2 | 顶面直线度(同一铁垫板两套管间距小于400mm) | 将钢直尺立放于岔枕顶面承轨部位,用塞尺测量之间的最大缝隙。 | n | 300mm钢直尺塞尺 | n由样品岔枕号数确定 |
3 | 顶面直线度(同一铁垫板两套管间距大于400mm | 将钢直尺立放于岔枕顶面承轨部位,用塞尺测量之间的最大缝隙。 | n | 300mm钢直尺塞尺 | |
4 | 预埋套管中心位置距纵向 对称轴 | 沿岔枕最外边两个预埋套管内径边缘拉线,量 测其间的预埋套管内径边缘与拉线的距离。 | n | 塞尺细线 | n由岔枕样品号数确定 |
5 | 保持轨距的两承轨面之间 的相对扭曲 | 量测保持轨距的两承轨面之间的相对扭曲值。 | n | 相对扭曲测量器、塞尺 |




12 端部主筋露筋长度、主筋外伸长度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每枕测值个数 | 检测器具 | 备注 |
1 | 轨枕端部主筋露筋长度 | 测量端部混凝土未包裹住钢丝的孔洞深度。 | 2 | φ7mm钢丝钢直尺 | 在每枕两 端以缺陷 最大处记 测量值 |
2 | 主筋外伸长度 | 测量主筋伸出轨枕端部长度。 | 2 | 钢直尺 |


13 外观质量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每枕测值个数 | 检测器具 | 备注 |
1 | 断丝根数 | 目测原设计丝位是否少丝。 | 1 | 目测 | |
2 | 裂纹与掉肩 | 检查承轨部位预留孔、挡肩及其他部位表面有无肉眼可见裂纹 | 1 | 目测 | |
3 | 承轨槽表面缺陷 | 在承轨槽范围内检查孔周有无上鼓, 检查气孔、粘皮、麻面等缺陷的长度和深度。 | 2 | 钢直尺 深度游标卡尺 | |
4 | 挡肩缺陷 | 在挡肩中部120mm宽度范围内检查磕肩、油肩、粉肩等缺陷的宽度和深度。 | 4 | 钢直尺 深度游标卡尺 | |
5 | 承轨槽外枕表面缺陷 | 检查承轨槽以外枕表面的蜂窝、麻面以及干灰堆垒和夹杂物的长度与深度。 | 1 | 钢直尺 深度游标卡尺 | |
6 | 端部破损或掉角 | 检查枕端部破损或掉角长度。 | 2 | 钢直尺 | |
7 | 箍筋与螺旋筋露筋 | 检查承轨槽及其他部位有无露筋。 | 2 | 目测 | |
8 | 产品标记 | 检查有无标记及标记的正确性。 | 1 | 目测 | |
9 | 预留孔孔瘤 | 目测 | 4/8 | 目测 | |
10 | 预埋套管孔中淤块 | 目测 | 4 | 目测 | |
11 | 预埋件堵孔 | 目测 | 4 | 目测 | |
12 | 导线槽、电容槽表面肉眼可见裂纹 | 目测 | 1 | 目测 | |
13 | 导线槽、电容槽边缘混凝土掉角和破损 | 目测 | 1 | 目测 | |
14 | 轨枕端部主筋露筋长度 | 量测导线槽、电容槽表面的蜂窝、麻面以及干灰堆垒和夹杂物的长度与深度。 | 1 | 钢直尺深度游标卡尺 | |
15 | 主筋外伸长度 | 量测导线槽外端混凝土掉角和破损的长度及深度。 | 2 | 钢直尺 | |
16 | 预埋连接螺母堵孔 | 目测 | n | 目测 | |
17 | 端面及外露钢筋涂防锈涂料 | 目测岔枕端面及外露钢筋有无涂防锈涂料。 | 2 | 目测 |




风险:本站内容仅作技术交流参考,不构成决策依据,所涉标准可能已失效,请谨慎采用。
声明:本站内容由用户上传或投稿,其版权及合规性由用户自行承担。若存在侵权或违规内容,请通过左侧「举报」通道提交举证,我们将在24小时内核实并下架。
赞助:本站部分内容涉及收费,费用用于网站维护及持续发展,非内容定价依据。用户付费行为视为对本站技术服务的自愿支持,不承诺内容永久可用性或技术支持。
授权: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站内容依据CC BY-NC-SA 4.0许可证进行授权。非商业用途需保留来源标识,商业用途需申请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