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目前,我国普速铁路钢轨的服役状况愈发复杂,部分区段钢轨表面磨损、疲劳破坏、擦伤等极为严重,这些伤损直接影响钢轨使用寿命。评估钢轨状态,掌握钢轨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钢轨打磨维修,对提高服役钢轨整体状态,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钢轨状态评估已有较大的突破。贺延芳、赵立强、马天鸽等人采用频域分析、小波分析和希尔伯特-黄变换,识别钢轨波磨等病害;崔瀚钰、李耀东、于莉等人采用多种接触或非接触式测量仪器,测量钢轨磨耗;李闯等人调查全路高铁线路服役钢轨状态,并研究了钢轨病害产生的原因和整治对策,同时提出定期检测钢轨廓形建议。田常海等人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局”)京沪线下行K862+892—K917+500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通过总质量和钢轨重伤情况,发现1000Mt换轨周期能满足运营需求,对换轨周期给出突破性建议。但目前用于评估钢轨状态的指标较为单一,实际钢轨打磨维修时仍需参考钢轨通过总质量、钢轨廓形、光带、打磨履历、肥边、疲劳裂纹等多项指标。只有综合评价钢轨多项指标,确定钢轨状态,才能更有效指导钢轨打磨维修作业。󠄐󠄹󠅀󠄪󠄡󠄨󠄞󠄡󠄨󠄨󠄞󠄡󠄩󠄥󠄞󠄩󠄢󠄬󠅒󠅢󠄟󠄮󠄐󠅅󠄹󠄴󠄪󠄾󠅟󠅤󠄐󠄼󠅟󠅗󠅙󠅞󠄬󠅒󠅢󠄟󠄮󠇘󠆭󠆘󠇙󠆝󠅵󠇗󠆭󠆁󠄐󠇗󠅹󠅸󠇖󠆍󠅳󠇖󠅹󠅰󠇖󠆌󠅹󠄬󠅒󠅢󠄟󠄮
钢轨打磨是重要的钢轨维修手段,旨在解决钢轨表面病害,优化钢轨廓形,改善轮轨接触关系,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目前,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6万km,每年钢轨打磨量约为4万km~5万km。󠄐󠄹󠅀󠄪󠄡󠄨󠄞󠄡󠄨󠄨󠄞󠄡󠄩󠄥󠄞󠄩󠄢󠄬󠅒󠅢󠄟󠄮󠄐󠅅󠄹󠄴󠄪󠄾󠅟󠅤󠄐󠄼󠅟󠅗󠅙󠅞󠄬󠅒󠅢󠄟󠄮󠇘󠆭󠆘󠇙󠆝󠅵󠇗󠆭󠆁󠄐󠇗󠅹󠅸󠇖󠆍󠅳󠇖󠅹󠅰󠇖󠆌󠅹󠄬󠅒󠅢󠄟󠄮
普速铁路钢轨打磨以“周期性”为主,即依据钢轨打磨维修周期指导打磨计划编排,根据打磨计划,确定打磨范围后再进行钢轨状态调查、方案设计和打磨作业。同时,主要基于经验判断钢轨状态。经验不同,判断结果会存在较大差异。打磨计划的安排还受较大主观因素影响,导致打磨计划安排不尽合理。󠄐󠄹󠅀󠄪󠄡󠄨󠄞󠄡󠄨󠄨󠄞󠄡󠄩󠄥󠄞󠄩󠄢󠄬󠅒󠅢󠄟󠄮󠄐󠅅󠄹󠄴󠄪󠄾󠅟󠅤󠄐󠄼󠅟󠅗󠅙󠅞󠄬󠅒󠅢󠄟󠄮󠇘󠆭󠆘󠇙󠆝󠅵󠇗󠆭󠆁󠄐󠇗󠅹󠅸󠇖󠆍󠅳󠇖󠅹󠅰󠇖󠆌󠅹󠄬󠅒󠅢󠄟󠄮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钢轨廓形打磨理念的深入,对高速铁路钢轨的打磨也占用了大量打磨资源。2017—2021年期间,上海局内高速铁路每年钢轨打磨量由1951km上升至3714km,全年钢轨打磨量占比由39.5%上升至53.5%,导致普速铁路钢轨打磨资源严重不足。目前,不仅存在钢轨打磨资源不足、打磨资源分配不合理、钢轨病害掌握不细致等问题,还存在高速铁路钢轨打磨比重上升等因素,导致普速铁路钢轨养护存在不足。充分利用有限钢轨打磨资源,提高打磨质量,成为亟待协调和解决的问题。评估钢轨状态,可全面掌握在役钢轨状态,有针对性地将有限打磨资源安排至钢轨状态较差的区段,通过“补短板”的方式,提高钢轨整体状态,实现钢轨“周期修”向“状态修”转变。󠄐󠄹󠅀󠄪󠄡󠄨󠄞󠄡󠄨󠄨󠄞󠄡󠄩󠄥󠄞󠄩󠄢󠄬󠅒󠅢󠄟󠄮󠄐󠅅󠄹󠄴󠄪󠄾󠅟󠅤󠄐󠄼󠅟󠅗󠅙󠅞󠄬󠅒󠅢󠄟󠄮󠇘󠆭󠆘󠇙󠆝󠅵󠇗󠆭󠆁󠄐󠇗󠅹󠅸󠇖󠆍󠅳󠇖󠅹󠅰󠇖󠆌󠅹󠄬󠅒󠅢󠄟󠄮
2 普速铁路钢轨状态评估算法
2.1 评估项目及权重分配
普速铁路钢轨状态评估算法由钢轨状态基础分和病害扣分2部分算法组成。钢轨状态基础分包括:钢轨廓形打磨质量指数(grindingqualityin-dex,GQI)、光带、钢轨通过总质量、钢轨磨耗、近次打磨后通过总质量、钢轨损伤等评分;病害扣分包括鱼鳞伤、掉块、擦伤、肥边、波磨等扣分。
钢轨状态越好,评分越高,其值介于0~100之间,无量纲。对于钢轨状态基础分的评分,由于轮轨关系是影响钢轨状态关键指标之一,给予钢轨廓形GQI评分60%的权重,其他指标权重较小。钢轨状态评估项目权重分配见表1。󠄐󠄹󠅀󠄪󠄡󠄨󠄞󠄡󠄨󠄨󠄞󠄡󠄩󠄥󠄞󠄩󠄢󠄬󠅒󠅢󠄟󠄮󠄐󠅅󠄹󠄴󠄪󠄾󠅟󠅤󠄐󠄼󠅟󠅗󠅙󠅞󠄬󠅒󠅢󠄟󠄮󠇘󠆭󠆘󠇙󠆝󠅵󠇗󠆭󠆁󠄐󠇗󠅹󠅸󠇖󠆍󠅳󠇖󠅹󠅰󠇖󠆌󠅹󠄬󠅒󠅢󠄟󠄮
表1 钢轨状态评估项目权重分配
项目 | 权重/% | |
状态基础分 | 钢轨廓形GQI评分 | 60 |
光带评分 | 5 | |
钢轨通过总质量评分 | 5 | |
钢轨磨耗评分 | 5 | |
近次打磨后通过总质量评分 | 10 | |
钢轨损伤评分 | 15 | |
病害扣分 | 鱼鳞伤扣分 | 10 |
掉块扣分 | 5 | |
擦伤扣分 | 5 | |
肥边扣分 | 5 | |
波磨扣分 | 5 |
注:评分=状态基础分-病害扣分。
2.2 钢轨状态基础分算法
2.2.1 钢轨廓形GQI评分
GQI评分SGQI是以各曲线、直线钢轨廓形GQI评分为基础的算法,根据各曲线、直线长度进行加权求和,有
$$S_{\mathrm{GQI}}=\sum_{i=1}^{n}\left(S_{\mathrm{GQI},i}\times\frac{l_{i}}{L}\right),\quad\sum_{i=1}^{n}l_{i}=L_{\circ}\qquad(1)$$󠄐󠄹󠅀󠄪󠄡󠄨󠄞󠄡󠄨󠄨󠄞󠄡󠄩󠄥󠄞󠄩󠄢󠄬󠅒󠅢󠄟󠄮󠄐󠅅󠄹󠄴󠄪󠄾󠅟󠅤󠄐󠄼󠅟󠅗󠅙󠅞󠄬󠅒󠅢󠄟󠄮󠇘󠆭󠆘󠇙󠆝󠅵󠇗󠆭󠆁󠄐󠇗󠅹󠅸󠇖󠆍󠅳󠇖󠅹󠅰󠇖󠆌󠅹󠄬󠅒󠅢󠄟󠄮
式(1)中:n表示直线和曲线段数之和;i表示直线或曲线钢轨段的序次数;SGQI,i表示第i条直线或曲线钢轨段的GQI评分数值;li表示第i条直线或曲线钢轨段的长度,km;L表示本次检测区段的全长,km。
2.2.2 光带评分(GD评分)
光带评分SGD由光带宽度和光带位置评分加权得到,为
$$S_{GD}=\sum_{i=1}^{n}S_{KD,i}×0.7+\sum_{i=1}^{n}S_{wZ,i}×0.3\qquad(2)$$󠄐󠄹󠅀󠄪󠄡󠄨󠄞󠄡󠄨󠄨󠄞󠄡󠄩󠄥󠄞󠄩󠄢󠄬󠅒󠅢󠄟󠄮󠄐󠅅󠄹󠄴󠄪󠄾󠅟󠅤󠄐󠄼󠅟󠅗󠅙󠅞󠄬󠅒󠅢󠄟󠄮󠇘󠆭󠆘󠇙󠆝󠅵󠇗󠆭󠆁󠄐󠇗󠅹󠅸󠇖󠆍󠅳󠇖󠅹󠅰󠇖󠆌󠅹󠄬󠅒󠅢󠄟󠄮
$$S_{KD,i}=\begin{cases}100×\frac{l_{i}}{L}(光带宽度≤B)\\100×(1-\frac{|a_{i}-B|}{70-B})×\frac{l_{i}}{L}(光带宽度>B)\end{cases}\qquad(3)$$󠄐󠄹󠅀󠄪󠄡󠄨󠄞󠄡󠄨󠄨󠄞󠄡󠄩󠄥󠄞󠄩󠄢󠄬󠅒󠅢󠄟󠄮󠄐󠅅󠄹󠄴󠄪󠄾󠅟󠅤󠄐󠄼󠅟󠅗󠅙󠅞󠄬󠅒󠅢󠄟󠄮󠇘󠆭󠆘󠇙󠆝󠅵󠇗󠆭󠆁󠄐󠇗󠅹󠅸󠇖󠆍󠅳󠇖󠅹󠅰󠇖󠆌󠅹󠄬󠅒󠅢󠄟󠄮
$$S_{wZ,i}=\begin{cases}100×\frac{l_{i}}{L}(b_{i}>20)\\100×(1-\frac{|b_{i}-20|}{20})×\frac{l_{i}}{L}(b_{i}\leq20)\end{cases}\qquad(4)$$󠄐󠄹󠅀󠄪󠄡󠄨󠄞󠄡󠄨󠄨󠄞󠄡󠄩󠄥󠄞󠄩󠄢󠄬󠅒󠅢󠄟󠄮󠄐󠅅󠄹󠄴󠄪󠄾󠅟󠅤󠄐󠄼󠅟󠅗󠅙󠅞󠄬󠅒󠅢󠄟󠄮󠇘󠆭󠆘󠇙󠆝󠅵󠇗󠆭󠆁󠄐󠇗󠅹󠅸󠇖󠆍󠅳󠇖󠅹󠅰󠇖󠆌󠅹󠄬󠅒󠅢󠄟󠄮
式(2)—(4)中:SKD,i为第i条直线或曲线钢轨段的光带宽度评分;SWZ,i为第i条直线或曲线钢轨段的光带位置评分;ai为第i条直线或曲线钢轨段光带宽度;B为计算参数,曲线半径小于3000m的曲线上股,B为45,其他钢轨B为30;bi为第i条直线或曲线钢轨段光带距非工作边的长度。
2.2.3 钢轨通过总质量评分(MT评分)
钢轨通过总质量评分是根据《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以下简称《修规》)6.1.1条规定的线路设备大修周期及曲线钢轨更换周期确定的。
MT评分SMT计算公式如下:󠄐󠄹󠅀󠄪󠄡󠄨󠄞󠄡󠄨󠄨󠄞󠄡󠄩󠄥󠄞󠄩󠄢󠄬󠅒󠅢󠄟󠄮󠄐󠅅󠄹󠄴󠄪󠄾󠅟󠅤󠄐󠄼󠅟󠅗󠅙󠅞󠄬󠅒󠅢󠄟󠄮󠇘󠆭󠆘󠇙󠆝󠅵󠇗󠆭󠆁󠄐󠇗󠅹󠅸󠇖󠆍󠅳󠇖󠅹󠅰󠇖󠆌󠅹󠄬󠅒󠅢󠄟󠄮
$$S_{MT,i}=\begin{cases}100&C_{TW,i}\leqslant C_{min}\\100-\frac{C_{TW,i}-C_{min}}{(C_{max}-C_{min})/100}&C_{min}<C_{Tw,i}\leqslant C_{max}\\0&C_{TW,i}>C_{max}\end{cases}\qquad(5)$$󠄐󠄹󠅀󠄪󠄡󠄨󠄞󠄡󠄨󠄨󠄞󠄡󠄩󠄥󠄞󠄩󠄢󠄬󠅒󠅢󠄟󠄮󠄐󠅅󠄹󠄴󠄪󠄾󠅟󠅤󠄐󠄼󠅟󠅗󠅙󠅞󠄬󠅒󠅢󠄟󠄮󠇘󠆭󠆘󠇙󠆝󠅵󠇗󠆭󠆁󠄐󠇗󠅹󠅸󠇖󠆍󠅳󠇖󠅹󠅰󠇖󠆌󠅹󠄬󠅒󠅢󠄟󠄮
$$S_{MT}=\sum_{i=1}^{n}S_{MT,i}×\frac{l_{i}}{L}\qquad(6)$$󠄐󠄹󠅀󠄪󠄡󠄨󠄞󠄡󠄨󠄨󠄞󠄡󠄩󠄥󠄞󠄩󠄢󠄬󠅒󠅢󠄟󠄮󠄐󠅅󠄹󠄴󠄪󠄾󠅟󠅤󠄐󠄼󠅟󠅗󠅙󠅞󠄬󠅒󠅢󠄟󠄮󠇘󠆭󠆘󠇙󠆝󠅵󠇗󠆭󠆁󠄐󠇗󠅹󠅸󠇖󠆍󠅳󠇖󠅹󠅰󠇖󠆌󠅹󠄬󠅒󠅢󠄟󠄮
式(5)—(6)中:SMT,i为第i条直线或曲线钢轨段的钢轨通过总质量评分;CTW,i为第i条直线或曲线钢轨段通过总质量,Mt;Cmin和Cmax根据曲线半径R取值,Mt。Cmin和Cmax取值见表2。
表2 Cmin和Cmax取值
R/m | Cmin/Mt | Cmax/Mt |
R≤400 | 100 | 200 |
400<R≤800 | 200 | 400 |
800<R≤1200 | 400 | 700 |
1200<R或直线 | 700 | 1000 |
2.2.4 钢轨磨耗评分(RW评分)
钢轨磨耗评分SRW依据《修规》3.6.3条钢轨轻伤、重伤标准进行分级计算,有
$$S_{RW}=\sum_{i=1}^{n}\left(S_{RW,i}×\frac{l_{i}}{L}\right)\qquad(7)$$󠄐󠄹󠅀󠄪󠄡󠄨󠄞󠄡󠄨󠄨󠄞󠄡󠄩󠄥󠄞󠄩󠄢󠄬󠅒󠅢󠄟󠄮󠄐󠅅󠄹󠄴󠄪󠄾󠅟󠅤󠄐󠄼󠅟󠅗󠅙󠅞󠄬󠅒󠅢󠄟󠄮󠇘󠆭󠆘󠇙󠆝󠅵󠇗󠆭󠆁󠄐󠇗󠅹󠅸󠇖󠆍󠅳󠇖󠅹󠅰󠇖󠆌󠅹󠄬󠅒󠅢󠄟󠄮
式(7)中,SRW,i为第i条直线或曲线钢轨段的钢轨磨耗评分,根据每条曲线磨耗情况计算得到。根据《修规》第3.6.3条,钢轨磨耗未达到轻伤时,计算公式如下:
$$S_{RW,i}=50+50\left[\frac{2}{3}×(1-\frac{W_{1i}}{D})+\frac{1}{3}×(1-\frac{W_{2i}}{F})\right]\qquad(8)$$󠄐󠄹󠅀󠄪󠄡󠄨󠄞󠄡󠄨󠄨󠄞󠄡󠄩󠄥󠄞󠄩󠄢󠄬󠅒󠅢󠄟󠄮󠄐󠅅󠄹󠄴󠄪󠄾󠅟󠅤󠄐󠄼󠅟󠅗󠅙󠅞󠄬󠅒󠅢󠄟󠄮󠇘󠆭󠆘󠇙󠆝󠅵󠇗󠆭󠆁󠄐󠇗󠅹󠅸󠇖󠆍󠅳󠇖󠅹󠅰󠇖󠆌󠅹󠄬󠅒󠅢󠄟󠄮
钢轨磨耗达到轻伤但未达到重伤时,计算公式如下:󠄐󠄹󠅀󠄪󠄡󠄨󠄞󠄡󠄨󠄨󠄞󠄡󠄩󠄥󠄞󠄩󠄢󠄬󠅒󠅢󠄟󠄮󠄐󠅅󠄹󠄴󠄪󠄾󠅟󠅤󠄐󠄼󠅟󠅗󠅙󠅞󠄬󠅒󠅢󠄟󠄮󠇘󠆭󠆘󠇙󠆝󠅵󠇗󠆭󠆁󠄐󠇗󠅹󠅸󠇖󠆍󠅳󠇖󠅹󠅰󠇖󠆌󠅹󠄬󠅒󠅢󠄟󠄮
$$S_{RW,i}=50-50\left[\frac{2}{3}×(1-\frac{W_{1i}}{D})+\frac{1}{3}×(1-\frac{W_{2i}}{F})\right]\qquad(9)$$󠄐󠄹󠅀󠄪󠄡󠄨󠄞󠄡󠄨󠄨󠄞󠄡󠄩󠄥󠄞󠄩󠄢󠄬󠅒󠅢󠄟󠄮󠄐󠅅󠄹󠄴󠄪󠄾󠅟󠅤󠄐󠄼󠅟󠅗󠅙󠅞󠄬󠅒󠅢󠄟󠄮󠇘󠆭󠆘󠇙󠆝󠅵󠇗󠆭󠆁󠄐󠇗󠅹󠅸󠇖󠆍󠅳󠇖󠅹󠅰󠇖󠆌󠅹󠄬󠅒󠅢󠄟󠄮
若钢轨磨耗达到重伤标准,则SRW,i为0。󠄐󠄹󠅀󠄪󠄡󠄨󠄞󠄡󠄨󠄨󠄞󠄡󠄩󠄥󠄞󠄩󠄢󠄬󠅒󠅢󠄟󠄮󠄐󠅅󠄹󠄴󠄪󠄾󠅟󠅤󠄐󠄼󠅟󠅗󠅙󠅞󠄬󠅒󠅢󠄟󠄮󠇘󠆭󠆘󠇙󠆝󠅵󠇗󠆭󠆁󠄐󠇗󠅹󠅸󠇖󠆍󠅳󠇖󠅹󠅰󠇖󠆌󠅹󠄬󠅒󠅢󠄟󠄮
式(7)—(9)中,SRW,i为第i条直线或曲线钢轨段的钢轨磨耗评分;W1i和W2i为第i条直线或曲线钢轨段的垂磨和侧磨数值;根据不同的速度等级和磨耗标准,参数D和F取值不同,mm,D和F取值见表3。
表 3D和F取值
速度等级v/(km/h) | D/mm | F/mm | ||
钢轨磨耗未达到轻伤 | 钢轨磨耗达到轻伤但未达到重伤 | 钢轨磨耗未达到轻伤 | 钢轨磨耗达到轻伤但未达到重伤 | |
υ≤120 | 9 | 11 | 14 | 19 |
160≥υ>120 | 9 | 11 | 12 | 16 |
υ>160 | 8 | 10 | 10 | 12 |
2.2.5 近次打磨后通过总质量评分(LMT评分)
根据各曲线或直线最近一次的打磨记录,计算最近一次打磨后至今的累计通过总质量,对各直线和曲线进行评分,打磨作业要求依据为《修规》4.12.3条。LMT评分SLMT计算公式如下:
$$S_{LMT}=\sum_{i=1}^{n}S_{LMT,i}×\frac{l_{i}}{L}\qquad(10)$$󠄐󠄹󠅀󠄪󠄡󠄨󠄞󠄡󠄨󠄨󠄞󠄡󠄩󠄥󠄞󠄩󠄢󠄬󠅒󠅢󠄟󠄮󠄐󠅅󠄹󠄴󠄪󠄾󠅟󠅤󠄐󠄼󠅟󠅗󠅙󠅞󠄬󠅒󠅢󠄟󠄮󠇘󠆭󠆘󠇙󠆝󠅵󠇗󠆭󠆁󠄐󠇗󠅹󠅸󠇖󠆍󠅳󠇖󠅹󠅰󠇖󠆌󠅹󠄬󠅒󠅢󠄟󠄮
$$S_{LMT,i}=\begin{cases}100&C_{TW,i}\leqslant G_{min}\\\frac{100(G_{max}-C_{TL,i})}{G_{max}-G_{min}}&G_{min}<C_{TL,i}\leqslant G_{max}\\0&C_{TL,i}>G_{max}\end{cases}\qquad(11)$$󠄐󠄹󠅀󠄪󠄡󠄨󠄞󠄡󠄨󠄨󠄞󠄡󠄩󠄥󠄞󠄩󠄢󠄬󠅒󠅢󠄟󠄮󠄐󠅅󠄹󠄴󠄪󠄾󠅟󠅤󠄐󠄼󠅟󠅗󠅙󠅞󠄬󠅒󠅢󠄟󠄮󠇘󠆭󠆘󠇙󠆝󠅵󠇗󠆭󠆁󠄐󠇗󠅹󠅸󠇖󠆍󠅳󠇖󠅹󠅰󠇖󠆌󠅹󠄬󠅒󠅢󠄟󠄮
式(10)—(11)中,SLMT,i为第i条直线或曲线钢轨段的近次打磨后通过总质量评分;CTL,i为第i条直线或曲线钢轨段最近一次打磨后至今的累计通过总质量,Mt;钢轨曲线半径不大于1200m时,Gmin和Gmax分别为50Mt和100Mt,曲线半径大于1200m时,Gmin和Gmax分别为100Mt和200Mt。
2.2.6 钢轨损伤评分(FGQ评分)
检测范围内每千米内出现1处轻伤扣30分、重伤扣70分,扣完为止。FGQ评分SFGQ计算公式如下:
$$S_{FGQ}=100-\frac{1}{L}\left(F_{G轻}×30+F_{G重}×70\right)\qquad(12)$$󠄐󠄹󠅀󠄪󠄡󠄨󠄞󠄡󠄨󠄨󠄞󠄡󠄩󠄥󠄞󠄩󠄢󠄬󠅒󠅢󠄟󠄮󠄐󠅅󠄹󠄴󠄪󠄾󠅟󠅤󠄐󠄼󠅟󠅗󠅙󠅞󠄬󠅒󠅢󠄟󠄮󠇘󠆭󠆘󠇙󠆝󠅵󠇗󠆭󠆁󠄐󠇗󠅹󠅸󠇖󠆍󠅳󠇖󠅹󠅰󠇖󠆌󠅹󠄬󠅒󠅢󠄟󠄮
2.3 病害扣分算法
2.3.1 鱼鳞伤扣分(YLS扣分)
根据检测地段内发生鱼鳞伤的曲线、直线个数所占比例(1条直线或曲线存在1处鱼鳞伤,则计数为1个)计算相应的扣分。轻型鱼鳞伤扣30分,重型鱼鳞伤扣70分。其中,轻型鱼鳞伤为钢轨表面仅有疲劳裂纹,未发展为掉块的鱼鳞伤;重型鱼鳞伤为钢轨表面疲劳裂纹已经发生疲劳掉块的鱼鳞伤。
轻型鱼鳞伤和重型鱼鳞伤如图1所示。󠄐󠄹󠅀󠄪󠄡󠄨󠄞󠄡󠄨󠄨󠄞󠄡󠄩󠄥󠄞󠄩󠄢󠄬󠅒󠅢󠄟󠄮󠄐󠅅󠄹󠄴󠄪󠄾󠅟󠅤󠄐󠄼󠅟󠅗󠅙󠅞󠄬󠅒󠅢󠄟󠄮󠇘󠆭󠆘󠇙󠆝󠅵󠇗󠆭󠆁󠄐󠇗󠅹󠅸󠇖󠆍󠅳󠇖󠅹󠅰󠇖󠆌󠅹󠄬󠅒󠅢󠄟󠄮
轻型鱼鳞伤.jpg)

图 1 轻型鱼鳞伤和重型鱼鳞伤
YLS扣分SYLS计算公式如下:
$$S_{YLS}=\frac{1}{N}\left(n_{轻}×30+n_{重}×70\right)\qquad(13)$$󠄐󠄹󠅀󠄪󠄡󠄨󠄞󠄡󠄨󠄨󠄞󠄡󠄩󠄥󠄞󠄩󠄢󠄬󠅒󠅢󠄟󠄮󠄐󠅅󠄹󠄴󠄪󠄾󠅟󠅤󠄐󠄼󠅟󠅗󠅙󠅞󠄬󠅒󠅢󠄟󠄮󠇘󠆭󠆘󠇙󠆝󠅵󠇗󠆭󠆁󠄐󠇗󠅹󠅸󠇖󠆍󠅳󠇖󠅹󠅰󠇖󠆌󠅹󠄬󠅒󠅢󠄟󠄮
式(13)中,N为检测曲线和直线总数;n轻为有轻型鱼鳞伤曲线和直线数量之和;n重为有重型鱼鳞伤曲线和直线数量之和。󠄐󠄹󠅀󠄪󠄡󠄨󠄞󠄡󠄨󠄨󠄞󠄡󠄩󠄥󠄞󠄩󠄢󠄬󠅒󠅢󠄟󠄮󠄐󠅅󠄹󠄴󠄪󠄾󠅟󠅤󠄐󠄼󠅟󠅗󠅙󠅞󠄬󠅒󠅢󠄟󠄮󠇘󠆭󠆘󠇙󠆝󠅵󠇗󠆭󠆁󠄐󠇗󠅹󠅸󠇖󠆍󠅳󠇖󠅹󠅰󠇖󠆌󠅹󠄬󠅒󠅢󠄟󠄮
2.3.2 掉块扣分(DK扣分)
检测地段内每千米出现1处轻型掉块扣10分,中型掉块扣20分,重型掉块扣40分。轻型掉块指掉块未达到轻伤标准;中型掉块指掉块达到轻伤标准,但未达到重伤标准;重型掉块指掉块达到重伤标准。掉块轻伤、重伤标准参照《修规》第3.6.3条。DK扣分SDK计算公式如下:
$$S_{DK}=\frac{1}{L}\left(F_{D轻}×10+F_{D中}×20+F_{D重}×40\right)\qquad(14)$$󠄐󠄹󠅀󠄪󠄡󠄨󠄞󠄡󠄨󠄨󠄞󠄡󠄩󠄥󠄞󠄩󠄢󠄬󠅒󠅢󠄟󠄮󠄐󠅅󠄹󠄴󠄪󠄾󠅟󠅤󠄐󠄼󠅟󠅗󠅙󠅞󠄬󠅒󠅢󠄟󠄮󠇘󠆭󠆘󠇙󠆝󠅵󠇗󠆭󠆁󠄐󠇗󠅹󠅸󠇖󠆍󠅳󠇖󠅹󠅰󠇖󠆌󠅹󠄬󠅒󠅢󠄟󠄮
式(14)中,FD轻,FD中和FD重分别为轻型掉块、中型掉块和重型掉块的数量。
2.3.3 擦伤扣分(CS扣分)
检测地段内每千米出现1处轻型擦伤扣10分、擦伤未达到轻伤标准中型擦伤扣30分,重型擦伤扣;中型擦伤指擦伤达到轻伤标40分。轻型擦伤指准,但未达到重伤标准;重型擦伤指擦伤达到重伤标准。擦伤轻伤、重伤标准参照《修规》3.6.3条。CS扣分SCS计算公式如下:
$$S_{CS}=\frac{1}{L}\left(F_{B轻}×10+F_{B中}×30+F_{B重}×40\right)\qquad(15)$$󠄐󠄹󠅀󠄪󠄡󠄨󠄞󠄡󠄨󠄨󠄞󠄡󠄩󠄥󠄞󠄩󠄢󠄬󠅒󠅢󠄟󠄮󠄐󠅅󠄹󠄴󠄪󠄾󠅟󠅤󠄐󠄼󠅟󠅗󠅙󠅞󠄬󠅒󠅢󠄟󠄮󠇘󠆭󠆘󠇙󠆝󠅵󠇗󠆭󠆁󠄐󠇗󠅹󠅸󠇖󠆍󠅳󠇖󠅹󠅰󠇖󠆌󠅹󠄬󠅒󠅢󠄟󠄮
式(15)中,FB轻,FB中和FB重分别为轻型擦伤、中型擦伤和重型擦伤的数量。
2.3.4 波磨扣分(BM扣分)
检测地段内每千米出现1处轻型波磨扣20分、重型波磨扣60分。轻型波磨指波磨未达到轻伤标准,重型波磨指波磨达到轻伤标准。波磨轻伤标准参照《修规》3.6.3条。BM扣分SBM计算公式如下:
$$S_{BM}=\frac{1}{L}\left(F_{C轻}×20+F_{C重}×60\right)\qquad(16)$$󠄐󠄹󠅀󠄪󠄡󠄨󠄞󠄡󠄨󠄨󠄞󠄡󠄩󠄥󠄞󠄩󠄢󠄬󠅒󠅢󠄟󠄮󠄐󠅅󠄹󠄴󠄪󠄾󠅟󠅤󠄐󠄼󠅟󠅗󠅙󠅞󠄬󠅒󠅢󠄟󠄮󠇘󠆭󠆘󠇙󠆝󠅵󠇗󠆭󠆁󠄐󠇗󠅹󠅸󠇖󠆍󠅳󠇖󠅹󠅰󠇖󠆌󠅹󠄬󠅒󠅢󠄟󠄮
式(16)中,FC轻和FC重分别为轻型波磨和重型波磨的数量。
2.3.5 肥边扣分(FB扣分)
检测地段内每千米出现1处轻型肥边扣15分、重型肥边扣40分。轻型肥边指肥边未超过整治标准,重型肥边指肥边超过整治标准。肥边整治标准参照《修规》3.6.12条。FB扣分SFB计算公式如下:
$$S_{FB}=\frac{1}{L}\left(F_{E轻}×15+F_{E重}×40\right)\qquad(17)$$󠄐󠄹󠅀󠄪󠄡󠄨󠄞󠄡󠄨󠄨󠄞󠄡󠄩󠄥󠄞󠄩󠄢󠄬󠅒󠅢󠄟󠄮󠄐󠅅󠄹󠄴󠄪󠄾󠅟󠅤󠄐󠄼󠅟󠅗󠅙󠅞󠄬󠅒󠅢󠄟󠄮󠇘󠆭󠆘󠇙󠆝󠅵󠇗󠆭󠆁󠄐󠇗󠅹󠅸󠇖󠆍󠅳󠇖󠅹󠅰󠇖󠆌󠅹󠄬󠅒󠅢󠄟󠄮
式(17)中FE轻和FE重分别为轻型肥边和重型肥边的数量。
2.4 钢轨状态分级
依据各项钢轨评估分数,分别对钢轨状态基础分和钢轨病害扣分加权求和。钢轨状态基础分减钢轨病害扣分后,可计算钢轨状态评分。根据评分对钢轨进行分级,具体分为A,B,C共3级。A级代表钢轨状态良好,可以暂时不安排钢轨打磨;B级代表钢轨状态合格,建议安排钢轨打磨;C级代表钢轨状态较差,建议优先安排钢轨打磨。钢轨状态分级标准见表4。
表4钢轨状态分级标准
序号 | 分数 | 等级 |
1 | 85分(包含)—100分 | A |
2 | 70分(包含)—85分 | B |
3 | 70分以下 | C |
3 应用效果
在打磨钢轨前,对钢轨开展检测,根据上述评估方法对钢轨进行评级,将钢轨分为A,B,C共3级。根据评估结果编制打磨计划,优先对B级和C级钢轨进行打磨,A级钢轨少打磨或不打磨。通过这种“补短板”方式,提高钢轨整体状态,优化打磨资源配置。通过在上海局管内京沪线、陇海线、京九线、沪昆线等四大干线应用钢轨状态评估结果指导钢轨打磨,对比分析2020年、2021年的评估结果表明:通过钢轨状态评估,可掌握和提升服役钢轨状态水平、优化钢轨打磨资源配置、提高钢轨维修效率。
3.1 C级钢轨状态提升更明显
B级钢轨打磨前、后钢轨状态评分对比如图2所示。

C级钢轨打磨前、后钢轨状态评分对比如图3所示。

对比2020年和2021的评估数据,京沪线、沪昆线、京九线、陇海线B级钢轨打磨后钢轨状态评分分别提升11.32,7.14,9.81,10.32,平均提升9.65;C级钢轨状态评分分别提升17.41,19.84,19.08,11.33,平均提升16.92。对C级钢轨打磨后,钢轨状态评分的提升比B级更加明显,故优先打磨状态较差的钢轨,能明显提升钢轨整体状态,充分利用钢轨打磨资源。
3.2 钢轨打磨资源配置更合理
利用评估数据,确定A,B,C共3个等级的钢轨。根据钢轨不同等级,合理配置钢轨打磨资源,优化钢轨打磨计划。A级钢轨不打磨或少打磨,将更多的钢轨打磨资源安排至C级、B级钢轨,据此优化钢轨打磨资源配置,充分利用钢轨打磨资源,提高钢轨打磨效果。2020年、2021年各级钢轨打磨里程分别如图4、图5所示。


2020—2021年上海局共打磨A级、B级、C级钢轨416.58km,1467.83km,1931.46km,打磨C级、B级钢轨数量明显多于A级钢轨。2020—2021年上海局A级、B级、C级钢轨打磨里程占比如图6所示。

3.3 钢轨状态提升
2020—2021年上海局各等级钢轨占比统计如图7所示。

通过合理配置钢轨打磨资源,优先打磨状态较差的钢轨。2020—2021年,上海局管内4大干线钢轨整体状态得到明显提升。
4 结论
(1)针对目前钢轨打磨资源不足和配置存在不合理、钢轨病害信息不细致,导致无法及时养护普速铁路状态不良钢轨的问题,实施钢轨状态评估,可精确掌握钢轨状态,优化钢轨打磨计划,将有限钢轨打磨资源安排至状态较差的区段,通过“补短板”的方式,提高钢轨整体状态,实现钢轨“周期修”向“状态修”的转变。
(2)普速铁路钢轨状态评估算法,综合考虑钢轨廓形GQI、光带、钢轨通过总质量、钢轨磨耗、近次打磨后通过总质量、钢轨损伤等指标,并计算相应评分,这些评分作为钢轨状态的基础分。󠄐󠄹󠅀󠄪󠄡󠄨󠄞󠄡󠄨󠄨󠄞󠄡󠄩󠄥󠄞󠄩󠄢󠄬󠅒󠅢󠄟󠄮󠄐󠅅󠄹󠄴󠄪󠄾󠅟󠅤󠄐󠄼󠅟󠅗󠅙󠅞󠄬󠅒󠅢󠄟󠄮󠇘󠆭󠆘󠇙󠆝󠅵󠇗󠆭󠆁󠄐󠇗󠅹󠅸󠇖󠆍󠅳󠇖󠅹󠅰󠇖󠆌󠅹󠄬󠅒󠅢󠄟󠄮
依据钢轨各类病害情况计算相应扣分。将基础分和病害扣分加权求和作为评分结果。根据评分结果将钢轨分为A,B,C共3级,实现钢轨状态的指标化和数据化,为指导钢轨打磨维修提供数据支持。󠄐󠄹󠅀󠄪󠄡󠄨󠄞󠄡󠄨󠄨󠄞󠄡󠄩󠄥󠄞󠄩󠄢󠄬󠅒󠅢󠄟󠄮󠄐󠅅󠄹󠄴󠄪󠄾󠅟󠅤󠄐󠄼󠅟󠅗󠅙󠅞󠄬󠅒󠅢󠄟󠄮󠇘󠆭󠆘󠇙󠆝󠅵󠇗󠆭󠆁󠄐󠇗󠅹󠅸󠇖󠆍󠅳󠇖󠅹󠅰󠇖󠆌󠅹󠄬󠅒󠅢󠄟󠄮
(3)针对B级和C级钢轨,打磨后钢轨状态评分分别提升了9.65和16.92,C级钢轨状态提升更加明显。可见,优先打磨状态较差的钢轨,可更充分地利用打磨资源。2020—2021年,上海局4大干线上,打磨A,B,C级钢轨416.58km,1467.83km,1931.46km,占比分别为10.91%,38.47%,50.62%,打磨C级、B级钢轨数量明显多于A级钢轨。󠄐󠄹󠅀󠄪󠄡󠄨󠄞󠄡󠄨󠄨󠄞󠄡󠄩󠄥󠄞󠄩󠄢󠄬󠅒󠅢󠄟󠄮󠄐󠅅󠄹󠄴󠄪󠄾󠅟󠅤󠄐󠄼󠅟󠅗󠅙󠅞󠄬󠅒󠅢󠄟󠄮󠇘󠆭󠆘󠇙󠆝󠅵󠇗󠆭󠆁󠄐󠇗󠅹󠅸󠇖󠆍󠅳󠇖󠅹󠅰󠇖󠆌󠅹󠄬󠅒󠅢󠄟󠄮
(4)根据钢轨状态评估结果,优化钢轨打磨资源配置,A级钢轨不打磨或少打磨,将更多的钢轨打磨资源安排至C级、B级钢轨,充分利用有限的钢轨打磨资源,对提升钢轨整体状态有较为明显作用。2020—2021年,上海局管内4大干线上,A级钢轨占比由7.92%提升至34.99%,B级钢轨占比由53.15%提升至54.96%,C级钢轨占比由38.92%降低为10.05%。󠄐󠄹󠅀󠄪󠄡󠄨󠄞󠄡󠄨󠄨󠄞󠄡󠄩󠄥󠄞󠄩󠄢󠄬󠅒󠅢󠄟󠄮󠄐󠅅󠄹󠄴󠄪󠄾󠅟󠅤󠄐󠄼󠅟󠅗󠅙󠅞󠄬󠅒󠅢󠄟󠄮󠇘󠆭󠆘󠇙󠆝󠅵󠇗󠆭󠆁󠄐󠇗󠅹󠅸󠇖󠆍󠅳󠇖󠅹󠅰󠇖󠆌󠅹󠄬󠅒󠅢󠄟󠄮
文章来源:
原文名称:普速铁路钢轨状态评估研究󠄐󠄹󠅀󠄪󠄡󠄨󠄞󠄡󠄨󠄨󠄞󠄡󠄩󠄥󠄞󠄩󠄢󠄬󠅒󠅢󠄟󠄮󠄐󠅅󠄹󠄴󠄪󠄾󠅟󠅤󠄐󠄼󠅟󠅗󠅙󠅞󠄬󠅒󠅢󠄟󠄮󠇘󠆭󠆘󠇙󠆝󠅵󠇗󠆭󠆁󠄐󠇗󠅹󠅸󠇖󠆍󠅳󠇖󠅹󠅰󠇖󠆌󠅹󠄬󠅒󠅢󠄟󠄮
作者信息:张翼1,董立群2,李金良1,徐凤生3,苗倩1,马国祥4(1.中铁物总运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36;2.山东现代学院,山东济南250104;3.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71;4.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5)
期刊信息: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