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铁集团线路工技能竞赛理论考试分析与训练反思及改进措施

前言

2024年11月11日至11月15日,国铁集团在株洲举办了一次高速铁路线路工技能竞赛,以下是某局选手赛后反思,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反思。也希望大家能够踊跃讨论,从一次比赛中不断总结经验,也希望更多的选手能够从此总结中有所启发,在来年的技能竞赛中能够脱颖而出。

一、理论考试题目的分析。

从难度来说,此次考试难度应该算中等,一些预想中较难的部分没有出现,比如预想中综合题中会出的特殊扣件调整、无砟道床修复等内容没有出现。简答题中大机检查标定要求没有出现,钢轨打磨作业前中后要求、道岔调节器涂油和调节器维修作业应符合的要求没有出现,这几部分在选手交流中,都反应是背诵起来比较困难的,因为内容长,术语生僻且多。简答题中尖轨、心轨、岔跟尖轨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应及时进行修理更换和道岔区间隙间隔与降低值调整作业,两道题内容上比较接近,考点局限在道岔方面,应该在无缝线路、钢轨修理或线路检查等内容中选一道,拓宽考察面。

三本书(修规、安规、技规)以外的考点较多。如80号文件、斜裂纹管理办法、防护栅栏管理办法(2014年出)等让各局拉开差距。本次的重点,是考察了80号文件,这个文件并没有在竞赛办法中要求,但是在考试中作为综合题出现,占分18分,而且此次综合题是一道案例分析题,是此次考试拉开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人没有答对,原因在于,日常训练的时候没有将设备故障案例和事故案例作为训练题目来练习,所以出现这类题,选手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作答,再加上对口的80号文件规定不了解,只能从三本规定里拼凑答案,没有得分点。在今后的训练中,一定要注意收集典型的,尤其是发过通报的事故和故障案例,极有可能就是下一次的出题方向,并严格按照相对应的文件规定来作答。

从此次理论考试来看,三本书以内的题目只要出现,不会有任何问题,几乎是满分。90名选手中只有某局1名选手人能将填空、判断、选择答够满分,属实不易,非常难得。

拉开分数的还是三本书以外的题目,斜裂纹和80号文件,这两个文件是大多数选手的知识盲区,部分选手是一条也写不上去。斜裂纹的简答题只有西安局某选手一人能够答全答对,也算是一枝独秀。

二、我单位在此次竞赛训练存在问题:

1.对近年来重点文电没有学习,前期也没有注意过搜集去全路、局、段等设备故障、事故案例的案例,并开展专门的分析训练。尤其是涉及违反文件规定的典型设备故障案例,没有结合文件学习训练,造成对综合题最后一道关于“某段违章作业导致影响动车”没有和《80号文件》结合起来。完全没有答题思路和方向,只能从技规、修规中拼凑答案,用自己的语言作答,完全没有得分点。

2.《技规》《安规》《修规》复习内容广度不够,过于重视对修规的学习,忽视了技规、安规中非线路部分内容的学习,导致技规中出现的填空题,熟悉又陌生,似是而非。对三本书以外的文件、教材没有学习,只要超出这三本书的范围,就完全答不上来。

3.考前考试训练机制不合理,存在严重失误。没有按章学习按章考试,从第一次考试开始,就被要求对三本书综合全范围考试,导致不仅学员学习吃力,没有重点,人为制造了没有意义的困难,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底子薄弱,这种考试方式是严重不合理的,违背学习、记忆规律的。

4.理论和实做训练时间分配严重不合理。第一理论学习时间安排严重不合理,从8月5日开始,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理论学习上,而理论学习又大部分集中在修规上,没有给其他文件、规章留时间。后期理论的学习遇到瓶颈,长时间没有提高,导致至少1个月的时间在理论学习上内耗、空转。第二实做训练过短,考前20天左右才开始实做训练,不仅实做训练时间不足,仓促开始,且严重挤压了理论的复习,导致实做水平没上去,理论还遗忘不少。现在来看在理论和实做的安排上,应该白天以实做为主、晚上以理论为主。从私下交流来看,这也是大部分局的模式。

5.小机打磨实做安排存在严重失误。小机打磨是我们的弱点,没有第一时间着手开始训练,从临近考试前20天才开始筹备工具,且没有专业教练指导,全凭借学员自己摸索、相互交流,完全没有掌握打磨要点,各项指标均未达到考试要求,导致此次考试中小机打磨项目全军覆没。后期,打磨机只剩一台,学员每天最多只能轮流练习1-2遍。前期的训练严重不足,后期无力回天。

6.道岔检查中,部分关键部位的检查方法错误,比如,顶铁、滑床板密贴的量取、最小轮缘槽的量取方法、心轨部分水平量取错误等问题,这些项目的数据错误或偏差过大,在几何尺寸答题卡上扣分过多。此次道岔检查中,密贴部分的量取、降低值标志隐蔽导致量取浪费了时间,给后续病害检查留时间严重不足,导致学员只发现了2-3处,完全不是日常训练的水平。时间不足一方面让本该细致检查的没有能时间仔细检查,另一方面,时间不足引起学员慌张,本该发现的病害,也没有发现。第三,不熟悉道岔设备情况是造成岔检查中,考试失常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把时间浪费在了各项密贴的量取上,而密贴值反而没有得分。在发现和平时练习不一致的情况下,没有应对技能,导致一项或者两项检查项目超时,后续各项检查均严重受到影响。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不足,根源还是在于练习的时候没有组织对道岔设置病害,教练组只设置过两次病害,且均没有涉及到密贴部分。病害设置中,选手自己设置模拟病害,局限性太强。没有组织提前到考试场地调查,导致对设备非常陌生。道岔检查对设备的熟悉程度非常重要。

三、几点措施:

1.建立有责任担当的教练组。一定要选拔能力够、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人作为教练。实做教练和理论教练应分别设置。如道岔检查项目教练负责每天设置病害,通过制造大量的病害不断突破学员应对各种情况、各种部位病害的能力。理论教练负责每天出题,查找国铁集团重点文件,理论教练必须做到和学员同时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理论知识的特点,和学员共同提高,出题的角度和高度要始终高于学员,起码要同步,教练的理论水平不能明显低于学员,理论知识学习要同时有深度和广度。

2.适当考试,建立考试、错题改正机制。一是考试是改正大脑思维陷阱的最好的方式,而且必须要建立错题收集改正机制,可以1-2天考一次试,不宜过多,考试太多,没有给选手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也会让选手感觉疲惫。二是分章节出题。在初期,一定要按照章节来出题,有重点的出题,按学习阶段来出题,不能从一开始就综合出题,这样让选手学习起来,完全没有重点,学习起来也非常疲惫,记忆也不牢固。三是从难到易。理论学习的时间和内容上安排,要从难到易来安排,为什么要从难到易,不是从易到难?因为先把难得部分解决掉,剩下的时间,只是对难得部分重复的复习,不断的复习,会让难的知识越来越牢固,如果把难得部分放到后面,一方面会让选手觉得越学越难,越来越吃力,另一方面,难得部分放到后面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复习,到考试前掌握的也不会太牢固。四是理论学习的还有一个特点是,学习不能间断,所以集训期间不能休假。另一方面一个章节的学习复习周期不能间隔太长。理论学习是一个死循环,为什么说是个死循环,理论学习是学着忘着的过程,如果理论学习中断了,或者复习间隔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前面学习的知识又忘了,理论学习只有在学-忘-学-忘-学的循环中不断坚持,直到考试。

安排上来说,应该尽量将内容类似的放在一起,比如扣件,就是扣件、扣件维修、特殊扣件放在一起学习,其他类似。

从内容上来看,还要重点把简答题的内容,先背下来,再解决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从本质上来讲,判断题,选择题是同一类的题,只是形式不一样,选择题也是要判断错误的选项排除出去。

理论的学习既要解决简答题,还有解决字词的问题,也就是填空题的问题,填空题难度最大的题目是你知道这个空要填啥,但是填不对,不是多字就是少字,填空题必须做到一字不差,单位不差,符号不差,形式不差,所以填空题考察的是细节,有些字词,出现在选择题中可以选对,但是换成填空题,就填不上,填不对。

同时要重视安规和技规中非线路部分的内容,这也是考试的盲区和忽略点。

3.实做训练次数和高质量的解决问题,二者缺一不可。理论是一个死循环的游戏。但是实做恰恰相反,实做只要会了,就不会忘,是一直都会。对薄弱实做项目要第一时间着手。但是实做的水平高低是通过数量来实现质量的突破,实做项目只有达到一定次数的训练,才能发现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次数较少的训练,完全没有暴露出问题、短板,最终要达到稳定的、高质量操作水平。实做一定是数量决定质量的,实做依靠考前冲刺,是不可能的,实做就像是马拉松长跑,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身体机能才会出现相对应的生理反应,所以实做一定要第一时间开始,尤其是薄弱的项目要从第一时间开始,只有练到一定程度上才能发现这个程度出现的问题,直至解决。我段此次实做全军覆没的原因就在于此,在别人都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学习起跑,我们觉得练习几次之后,觉得也不过如此,其实问题还远远没有暴露。这和长跑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大家在真的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时,才发现,真的要把马拉松跑下来,不只要学会起跑,不能只跑下前5公里、前10公里,真正考验选手的是后20公里身体出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要在日常的训练中解决的,如果日常的训练没有达到一定次数,没有在解决前期问题的基础上,是一定不会发现更高层次的问题。而恰恰是没有解决的问题,就会在考试中暴露出来,而大家都会有一种错觉,就是觉得自己运气不好,觉得自己会的不考,考的不会,自己平时练习的用不上,最薄弱的反而在考试中暴露无疑,更何况是此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压根不理解,不明白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就是暴露出的问题是应该练习200次时候才能暴露出的问题,而我们才刚刚解决掉练习了20次出现的问题,完全就不是一个量级,比如我们直至考试也没有克服蓝光带的问题,出现连续蓝光带的解决方法是什么,预防方法是什么,怎么操作才能不会出现蓝光带,这些问题不懂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训练次数完全没有达到那个层级。训练也不是单纯靠次数的堆积,而是一定要认真分析前面出现的问题,才能解决下一个阶段,更高层次的问题。

四、结束语

技能竞赛既是选手们自己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单位重视程度、经验丰富与否、管理组织是否得当的体现,选手好比是果实,单位是土壤,一个单位内、同一个选拔机制、培训方法下选手即便存在个体差异,但是整体水平是差不多的,是存在天花板的。整体水平的高低,是和训练方法、教练、组织管理息息相关,各方面的因素都是决定能否结出硕果的重要原因,选手不努力、学习能力差、没有参赛经验、教练不负责、组织不得当、管理不严格、经验不丰富,都是导致竞赛工作失败的因素。技能竞赛不仅拼的是选手业务能力,实际也是各个单位的管理底蕴的竞赛,看似偶然的背后,其实是充分的必然。

注意:内容涉及标准可能存在废止的情况,请实际操作中勿采用,本文仅提供知识参考思路!若有错误,请留言指正,也希望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到你!
声明:本文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非本站立场,编辑时进行少量增删,且内容仅做技术交流和分享,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转载: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站内容依据CC BY-NC-SA 4.0许可证进行授权,转载请附上出处链接!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心得体会

对正线小半径曲线结构整治的思考

2024-12-8 0:00:00

心得体会

对线路冻害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2024-12-13 0:00:00

5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緈諨╰╮唓詀

    分析详细,反思深刻,措施实用,值得借鉴!

  2. 忘记

    很实用的反思,对竞赛训练有重要指导意义。

  3. 柒點

    很实用的反思,对今后竞赛训练有指导意义。

  4. 大牛

    还是得实操经验丰富呀

  5. 黄马褂

    详细介绍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