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目的
保持线路、道岔设备平顺性,为列车运行提供良好轨道。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普速线路、道岔维修、保养中的起道作业。本书以YQD-200型液压起道器为例,其他型号比照本指导书开展作业。
三、作业流程示意图
调查工作量,并划撬→清理轨下道砟→插入液压起道器,起道→更换胶垫、捣固作业→泄压落道,抽出起道器→道砟回填,整理道床
四、劳动组织和机具材料
1.劳动组织:作业负责人由车间负责人(主任、书记、副主任)担当,根据起道工作量,至少安排2人作业。另外安排驻站联络员1人,现场防护员1人,作业负责人负责看位、质量回检。
2.机具材料:T型扳手、扭力扳手、内燃板手、活口扳手、液压起道器、轨距尺、小铲、石笔、轨温计、捣镐(或手提捣镐)、扒镐、铁叉、长效油脂、油刷、垫片。
五、作业程序、标准
1.作业前布置人员分工,开展安全教育,并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提示。风险提示点为:
1.1 天窗点内作业,点外严禁上道作业。
1.2 加强轨温观测,严禁超温作业。
1.3 作业过程中做好工机具绝缘,以防联电。
1.4 起道机曲线上股放在钢轨外侧,曲线下股及直线放在钢轨内侧,并要避开绝缘接头和焊缝处。。
1.5 起道量超过30mm,需供电部门配合,提前下达配合通知书。配合人员不到位不得超量作业。
1.6 道岔尖轨、转辙部分起道,需电务部门配合,提前下达配合通知书。配合人员不到位不得作业。
2.对工机具进行清点测试,确保齐全有效。
3.防护:驻站联络员登记“运统-46”,向作业负责人传达调度命令,现场防护员携带停车手信号组织防护。作业过程中,临线来车速度<160km/h时,本线可不下道,但必须停止作业,且增设有软隔离设施。临线来车速度>160km/h时,必须按规定距离下道避车,下道距离不小于2000m。
4.作业过程及风险卡控:
4.1 作业负责人确认封锁命令与作业内容相符,现场防护已设好,下达作业命令。
4.2 通过观测调查起道地点,并进行画撬标记。
4.3 清砟:起道作业前,先扒掉起道部位钢轨下道砟,确使液压起道器能插入。
4.4 安放起道器:把起道器插入钢轨下。确保底板平放在道床上,起道轮伸到钢轨底部。
4.5 起道:顺时针拧紧回油阀,扳动插在摇把孔内的手柄,起道轮上升,并随之将钢轨抬起。
4.6 作业:完成起道后需开展的维修任务。
4.7 落道:作业完毕后,逆时针旋松回油阀,在钢轨重量作用下,起道轮复位,将起道器取下。
4.8 严禁在未封锁区段钢轨顶面,推运液压起道机。
4.9 撤除防护,在车站“运统-46”(工务)销记,开通线路。
5、应急处置:
发生胀轨、断轨后按应急处置办法执行。
6.质量标准、验收
6.1 线路、道岔几何尺寸不超过《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6.2.1条、第6.2.2条作业验收或经常保养相关规定。
6.2 起道顺坡长度:应满足《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4.4.5条规定。
6.3 《日工单》应有工作完成量、质量回检数据和负责人签名。
6.4 《线路检查记录簿》应标划销号日期和销号人签字。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