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目的
达到道床整洁、排水良好、增加道床厚度和弹性,提高线路平顺性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普速线路维修中的道床一般清筛作业。
三、作业流程示意图
调查清筛地段,缺砟需准备备用道砟→逐孔开挖进行清筛作业→整理道床→对清筛地段进行人工捣固→质量回检→整理外观
四、劳动组织和机具材料
1.劳动组织:负责人由车间负责(主任、书记、副主任)担当,利用维修天窗组织。
2.机具材料:起道机、扒镐、捣镐、铁丝筛、铁锨、石砟叉、抬筐、抬杠、轨距尺、捣镐、撬棍、抬枕钳、木折尺、手提电镐(含发电机组、电缆线、分线盒)。
五、作业程序、标准
1.作业前布置人员分工,开展安全教育,并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点为:
1.1 堆放道心、两线间及枕头上的道砟不侵限。
1.2 无缝线路地段,严格执行“一准、二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制度。
1.3 起道时,根据石砟量抬平线路。
1.4 不论在区间或站内,凡上道作业,本线及邻线来车必须800m以外下道避车。
1.5 施工作业地段不宜过长,并不得指派单人到防护区段以外的线路上作业。
2.对工机具进行清点测试,确保齐全有效。
3.准备工作
驻站联络员登记“运统-46”,向作业负责人传达调度命令,现场防护员按规定设作业标,移动停车信号和短路线组织防护。
4.作业过程及风险卡控
4.1 调查线路情况,缺砟地段应准备备用道砟。
4.2 两人一组携带使用工具上道,一人负责从两线间中心线(复线)用捣镐刨松道床往下清筛50mm深,顺道床断面枕木盒筛至轨枕外侧枕木头底100mm深,在道床盒内形成一个向路基方向的横向排水坡,两人一组的另一名作业人员,当清筛道床开始时,负责从外侧枕木头往下清筛道床100mm深,然后垂直向下筛到路基面,沿路基面往外连同道床边坡的石砟全部筛完。
4.3 清筛道床采用逐孔倒筛法:即将下一孔道床内的清砟倒至已筛完的上一孔道床盒内和两线间,如此往复作业置至完成当天的清筛工作量。
4.4 当道床部分的清筛任务完成后,一人负责回填整理两线间及道床盒内的道砟,另一人负责收集路基上的石砟回填至道床边坡。
4.5 点毕前20分钟左右,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手提电镐捣固,为开通线路作准备。一般做法是:每组抽一人下来操作电镐捣固,另一人继续回填整理道床,将当天作业地段通捣两遍。
4.6 清筛道床结束:捣固工作完成后,施工负责人全面检查线路设备,确认已达到放行列车条件,按时开通线路。
4.7 线路开通后将不上道作业,作业人员用石砟叉或铁丝筛子将路基上筛出混砟中符合粒径要求的石砟尽量回收利用。
4.8 整理道床边坡,使道床断面符合《修规》第 3.2.2 条的规定。
4.9 搬运混砟、清除余土,弃至指定地点;如路基上有大坑,可用混砟填平,做到外观整洁美观。
4.10 检查线路标志是否齐全、有效,位置是否正确,否则应补充、扶正、重新埋设,达到规定标准。
5.应急处置
机具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机下道修理,禁止边使用边修理。
6.质量标准及验收
6.1 单线线路:道心筛至轨枕底下50-100mm,轨枕头筛到轨枕底下150-200mm、轨枕头外侧筛至路基面。
6.2 复线线路:两线间轨枕头筛至轨枕底下50mm,线路中心筛至轨枕底下100mm,外侧轨枕头筛至轨枕底下150-200mm,轨枕头外侧筛至路基面。
6.3 清筛后道床断面:
6.3.1 无缝线路:道床顶面宽3.4-3.5m、边坡坡度 1:1.75。
6.3.2 普通线路:道床顶面宽3.1m、边坡坡度1:1.75。
6.3.3 站线及其它线:道床顶面宽2.9m、边坡坡度1:1.5。
6.4 道床顶面应低于轨枕顶面(以轨底处为准)20~30mm。
6.5 砼枕地段中部道床顶面应低于枕底不小于20mm,长度为200~400mm。
6.6 无缝线路地段肩宽不少于300mm。
6.7 清筛衔接地段,收工前必须串实捣固。
6.8 铁丝筛孔径不应大于15mm,复筛检查、筛出物体积比不超过5%。
6.9 《日工单》应有完成工作量、质量回检数据和负责人签名。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