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是中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用于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事故及辅助司机(含动车组司机)提高操纵能力的重要行车设备,是机车、动车组设备的组成部分。LKJ数据在我国铁路运输中运用多年,但在既有铁路站场、区间线路改造和新建铁路的数据编制与提报程序仍有很多特殊性,需加以重视。提报的数据必须准确反映施工引起的行车设备设施基础数据变化范围,做到内容准确、格式规范、相关数据匹配和唯一性。
既有星火站站内线路为南北走向,自西向东有主要股道3条,其中:1道为到发线,南端去往热电厂方向,北端去往粮油所方向;Ⅱ道为东北环线正线,南端去往北京东、百子湾方向,北端去往沙河方向;Ⅲ道为既有星双线正线,南端去往双桥方向,北端去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科院集团公司)环线方向。北京朝阳站设于既有星火站南侧439m处,车站规模为7台15线,并设置2条到发线16、17道。车站南端咽喉与既有线衔接,北端咽喉区从西至东布置专用线、东北环线正线、动车走行左线、京沈高铁正线、动车走行右线。车站北端按照京沈高铁始发终到及立折作业布置咽喉区道岔,并利用动车走行左线通道设置反接进路,减少到发线交叉干扰。由于站内既有1、Ⅱ、Ⅲ道占压北京朝阳站房基坑的位置,既有铁科院集团公司环线占压新建京沈高铁正线位置,需对站内既有股道及铁科院集团公司环线进行改移,并保证站场原有的接发车能力。改造施工后,新建2、3、IV道,既有站内东北环线(Ⅱ道)改移至新建站IV道(东北环线最终改建线位),去往铁科院集团公司环线的列车经16/14渡线运行。点外拆除既有站内1、Ⅱ、Ⅲ道及铁科院集团公司环线,施工项目为站房基坑及后续京沈高铁新建工程。上述每步对既有站场、区间线路改造开通都需要对既有LKJ数据进行修改,期间共修改LKJ数据5次,每次数据修改均关系到改造开通后的站场设备能否正常、安全地使用。因此,如何保证工务类LKJ基础数据编制的准确性,确保LKJ数据与现场设备的一致性,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1 LKJ数据提报和发布程序
施工单位应提早准备、据实复核并确认需要开通设备的相关情况,尽早完成竣工图及相关LKJ基础数据的编制。新线开通工程相关LKJ基础数据应提前于数据生效日期45d提报铁路局集团公司有关站段,站段审核、签认完毕后应提前30d提报铁路局集团公司有关设备管理业务部,有关设备管理业务部审核、签认完毕后应提前25d提报科信部(总工程师室)。既有线改造工程相关LKJ基础数据应提前30d提报铁路局集团公司有关站段,有关站段审核、签认完毕后应提前20d提报铁路局集团公司有关设备管理业务部,有关设备管理业务部审核、签认完毕后应提前12d提报科信部。
铁路局集团公司科信部对相关设备管理业务部提报的LKJ基础数据格式进行汇总编辑,新线开通工程于LKJ基础数据变更计划生效时刻20d前、既有线改造工程于LKJ基础数据变更计划生效时刻10d前,以铁路局集团公司文件(电报)方式发布至有关业务部门和相关铁路局集团公司,并抄送相关铁路局集团公司科信部、运输部、电务部、机务部、工务部、供电部、调度所。
2 工务类LKJ基础数据
工务类LKJ基础数据包括:线路名称、车站、股道、道岔、线路允许速度、坡道、曲线、桥梁、隧道、道口、线路里程断链明细、正线起讫里程、车站平面示意图(配线图)、Ⅰ级防洪地点等数据。按线路里程顺序编制,适用于正反方向行车。
2.1 线路名称表
线路名称表见表1。局名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下设的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名称来填写;局编号为国铁集团TMIS统一编号;线名为需要进行改造的既有铁路线名或由国铁集团统一发布的新建铁路线名;线编号为国铁集团PWMIS统一编号;修改标注为改造、新建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新建、改建工程涉及到的正线要单独填写一行,修改标注要根据工程实施后设备变化情况填写。京沈高铁正线及相关工程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局名为北京,局编号为03,根据国铁集团批复,新建北京—沈阳铁路客运专线纳入“京哈高速”,线编号填3007,修改标注填新建。
表1线路名称表
局名 |
局编号 |
线名 |
线编号 |
修改标注 |
2.2 车站表
车站表(见表2)的编制要点为:行别填车站站内正线数量,即单、双;车站名填新建、改建的车站名称,如北京朝阳、小井村1#线路所;车站编号如是既有车站改建填既有车站编号,新建车站、线路所填国铁集团TMIS统一编号;拼音字头填车站名称首大写字母,如BJCY;股道数填站内正线与到发线数量总和;
中心里程填车站运转室或站舍房屋结构中心横断面对应的正线里程,里程保留至整米数,单位为km;修改标注既有车站填改造,新建车站填新建。
表2车站表
局名 |
局编 号 |
线名 |
线编 号 |
行别 |
车站 名 |
车站 编号 |
拼音 字头 |
股道 数 |
中心 里程 |
修改 标注 |
2.3 股道表
股道表(见表3)的编制要点为:对于行别,站内股道如是正线填上下单,站线不填;股道编号根据设计图纸填写,正线填罗马数字,站线填阿拉伯数字;新建股道有效长根据工务电务设计图纸对比最小值进行填写,改造股道有效长可现场测量并经各设备单位确认后填写,该数值保留到米即可;全长是车站两侧咽喉区引出股道的两道岔岔尖之间长度,该数值保留到米即可;曲线半径填写股道范围内最小曲线半径,单位为m,保留1位小数;方向填左右,左右转按照顺线路小里程至大里程方向,圆心在左为左转,在右为右转;坡度填股道有效长度范围内最大坡度的绝对值,单位‰,保留2位小数;坡段长度单位为m,保留2位小数;修改标注填新建、改造、拆除,暂时停止使用的股道填停用;附注填股道路径,即起止经由道岔,注意站场内每股道经由路径不能重复。
表3股道表
局名 |
局编 号 |
线名 |
线编 号 |
行别 |
车站 名 |
车站 编号 |
股道 编号 |
有效 长 |
全长 |
曲线 半径 |
方向 |
坡度 |
坡段 长度 |
修改 标注 |
附注 |
2.4 道岔表
道岔表(见表4)的编制关键点为尖轨尖里程,该栏数据只针对正线道岔,站线道岔无尖轨尖里程数据,尖轨尖里程计算需按照设计图纸或设计提供的连续里程资料确定正线道岔岔心里程,再按照设计图纸道岔平面位置,在正线道岔岔心里程基础上加减岔心至尖轨尖端距离,岔心至尖轨尖端距离可通过道岔铺设图计算,从而计算出正线道岔尖轨尖里程数据,该数值保留到米;道岔编号、辙岔号、道岔开向、铺设图号均依据设计图纸填写;修改标注填新建、既有xxx道岔变更编号、拆除、单股开通情况;附注栏中新建及既有变更编号的填道岔基本轨轨型,拆除的填该道岔拆除后去向。注:正线复交道岔每个都填写里程,交叉渡线组合道岔按照4组单开道岔和1组菱形道岔提报数据。道岔编号、尖轨尖里程填写准确,是确保列车通过道岔时速度与现场位置保持一致的重要保障。
表4 道岔表
局名 |
局编 号 |
线名 |
线编 号 |
行别 |
车站 名 |
车站 编号 |
道岔 编号 |
尖轨 尖里程 |
辙叉 号 |
道岔 开向 |
铺设 图号 |
修改 标注 |
附注 |
2.5 线路允许速度表
线路允许速度表分为2个表,用于管理正线和站内到发线速度数据(见表5、表6),应按表内填写的样式填写。填表时由小向大顺序填写各速度区段和限制慢行地段;按行别(上、下行)分别填写复线线路;对于复线线路同一限制慢行地点(或地段),应分别在上、下行速度表中同时填写;用“-”(减)号表示两站间或起讫里程间,用“#”号表示道岔编号;一般表内所列速度为旅客列车线路允许速度;有特殊要求的应在速度后面用“(货)”来表示货物列车线路允许速度;里程一般取小数点1位,限制慢行的起点里程由高向低进位,终点里程由低向高进位;长期限制慢行中,仅当该股道内存在低于其两端道岔侧向速度的限速时填写“XX站XX道”“速度”。施工单位提报数据时重点对比线路速度限速区段的道岔直侧向通过速度与该段速度,线路速度限速不得大于道岔直侧向通过速度。新建客运专线及速度大于120km/h的普速铁路改造,涉及到的线路允许速度及慢行地点、速度根据线路等级查找相应设计规范确定速度方案,并由铁路局集团公司向国铁集团发文进行审核,速度方案审核通过后国铁集团发文确定。修改标注栏因施工或修订速度提报时,填写取消或新增,新建线路填新增。
2.6 坡道表
坡道表见表7。坡道的起点里程为该段起点里程,相邻大里程方向的变坡点里程为终点里程;坡度填写保留1位小数,按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坡长为终点里程减起点里程得出坡段实际长度,保留整数;如遇有长短链,长链为正短链为负,坡长数值应加长链长度或减短链长度;既有线改造与既有坡度衔接一致。注:坡道数据作为LKJ计算列车制动力曲线的重要参数,若此项数据填错,则会导致LKJ控制曲线启动提前或滞后,造成列车对标停车困难或列车冒进信号事故。
表5 正线允许速度表
线名 |
行别 |
速度区段 及起讫里程 |
线路允 许速度 |
车站过岔速度 |
长期限制慢行 |
修改 标注 |
|||
直向 |
侧向 |
地点 |
速度 |
原因 |
表6 到发线允许速度表
线名 |
行别 |
长期限制慢行 |
修改标注 |
||
地点 |
速度 |
原因 |
表7 坡道表
局名 |
局编号 |
线名 |
线编号 |
行别 |
起点 里程 |
终点 里程 |
坡度 |
坡长 |
长短链 里程 |
长短链 长度 |
修改 标注 |
表8 曲线表
局名 |
局编号 |
线名 |
线编号 |
行别 |
起点 里程 |
终点 里程 |
曲线 方向 |
曲线 半径 |
曲线 长度 |
超高 |
缓长 |
修改 标注 |
2.7 曲线表
曲线表见表8。曲线起终点里程为填写关键点,起点里程取直缓点或直圆点里程,终点里程取缓直点或圆直点里程,保留3位小数;曲线方向填左右,左右转按照顺线路小里程至大里程方向,圆心在左为左转,在右为右转(见图1);超高H根据H=11.8V²/R计算(V为速度,R为曲线半径),速度V根据国铁集团批复确定,再结合客货共线普速铁路曲线容许最大欠超高不超过75mm与高速铁路曲线容许最大欠超高不超过40mm的要求,确定实设超高。客货共线铁路曲线最大超高值单线不大于125mm,双线不大于150mm;高速铁路曲线最大超高值无砟轨道不大于175mm,有砟轨道不大于150mm。
2.8 桥梁表
桥梁表(见表9)的编制关键点为双线铁路所经过的桥梁按照上下行分别进行填写;桥号由小里程至大里程方向顺序编号;中心里程按照线路贯通后里程填写,保留3位小数;全长按照施工完毕竣工后桥梁长度填写,保留2位小数;单线桥梁辅助线为本线,双线桥梁辅助线为本线的另一行别线路。
表9 桥梁表
局名 |
局编号 |
线名 |
线编号 |
行别 |
桥号 |
桥名 |
中心 里程 |
全长 |
辅助 线名 |
辅助线编号 |
修改 标注 |
2.9 隧道表
隧道表(见表10)编制关键点与桥梁表相同
表10 隧道表
局名 |
局编号 |
线名 |
线编号 |
行别 |
隧道号 |
隧道名 |
中心 里程 |
全长 |
辅助 线名 |
辅助线 编号 |
修改 标注 |
2.10 道口表
道口表(见表11)的编制关键点为中心里程,按照线路贯通后里程填写,保留3位小数;道路类别按照与道口平交公路等级类别进行填写;站间或站名即道口所在站内或区间位置要填写准确。
表11 道口表
局名 |
局编号 |
线名 |
线编号 |
行别 |
道口编号 |
道口名称 |
中心里程 |
道路类别 |
站间或站名 |
是否道机联控 |
上行道机联控提示里程 |
下行道机联控提示里程 |
呼叫名称、行别 |
修改标注 |
2.11 线路里程断链明细表
线路里程断链明细表见表12。起点里程、终点里程保留3位小数,长短链长度保留2位小数。注:桥梁、曲线、道口等处不得设置断链,编写此数据应重点复核。
表12 线路里程断链明细表
局名 |
局编号 |
线名 |
线编号 |
行别 |
断链 类型 |
起点 里程 |
终点 里程 |
长链 长度 |
短链 长度 |
修改标注 |
2.12 正线起讫里程表
正线起讫里程表(见表13)的编制关键点为:正线起终点车站最外方道岔岔尖、车挡或其他正线线路相接位置对应的里程一般定为该线路起、终点位置进行填写;延展长度即正线全长。注:正线起讫里程表中起终点位置、里程确保正确,与正线允许速度、坡道表里程范围一致。
表13 正线起讫里程表
序号 |
线名 |
线编号 |
行别 |
起点 |
终点 |
延展长度(公里) |
修改标注 |
附注 |
||||
站间或站名 |
位置 |
里程 |
站间或站名 |
位置 |
里程 |
2.13 车站平面示意图(配线图)
绘制车站平面图采用国铁集团统一软件mapinfo绘制,线路与设备要按图例要求绘制,上报LKJ数据时配线图要同时转化成PDF格式。绘制配线图应注意图表内容一致性,要点为:正线进站、逆向进站信号机里程与电务平面图信号机一致,股道编号、有效长与股道表、工务、电务平面设计图、车站控制台一致,道岔编号与车站控制台、工务、电务平面设计图、道岔表一致,配线图的图例正确,道岔编号字体颜色匹配(9号及以下蓝色、12号黑色、18号绿色,大于18号洋红色),各种线别线条颜色(正线粗黑线、到发线细赭红、其他站线细蓝;未开通线路的线条为虚线;高站台为绿色),配线图的线间距、正线半径等各种标记齐全,线别图例正确,注意安全线、代维修专用线、非代维修专用线图例正确,各正线起终点位置里程及相对主线里程全部标记,各正线最外端道岔岔尖里程全部标记,正线信号机图例、方向正确,正线进站、逆向进站里程全部标记,车站名、中心里程与控制台、工电设计一致,并核查警冲标是否齐全,产权分界是否明确,桥梁、涵渠、隧道绘制图例是否正确,座数、位置是否与桥、隧表一致,减速顶、检查坑等特殊设备是否标注,图例是否正确。
2.14 Ⅰ级防洪地点表
Ⅰ级防洪地点表见表14。该表按照表格要求内容进行填写即可,起终点里程保留3位小数。
表14 Ⅰ级防洪地点表
局名 |
局编号 |
线名 |
线编号 |
行别 |
起点 里程 |
终点 里程 |
修改 标注 |
3 结束语
LKJ数据是LKJ控制功能实现的基础和运行分析的依据,LKJ数据的准确性是监控列车安全运行的前提和保障。工务类LKJ基础数据是LKJ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管理及编制人员均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协调、精心工作,使工务类LKJ基础数据与铁路运输基础设备、设施的数据保持一致,以保证新线开通和既有线改造提速的顺利实施。
文章来源:
原文名称:改建与新建铁路站场工务类 LKJ数据编制要点
作者信息:史少帅,任小森,韩旭东,闫博,张旭(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36)
期刊信息:铁路技术创新 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