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缝:主要是指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不密贴,尖轨、可动心轨轨底与滑床板、顶铁与尖轨、可动心轨离缝超过规定标准值,转辙部位存在“三道缝”等病害。
1.尖轨框架尺寸不符合标准,尖轨拉杆、连接杆尺寸选配调整不当。
1.尖轨框架尺寸不符合标准,尖轨拉杆、连接杆尺寸选配调整不当。
2.两基本轨内侧框架尺寸不符合标准,曲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对或是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尖轨尖端轨距超限。
3.基本轨存在硬弯、方向不良,受列车横向力及转辙机密贴力的影响,尖轨、基本轨容易横移,加之钢轨和拉杆、连杆等构件磨耗造成尖轨不密贴和4mm 及以上能锁闭。
4.尖轨、可动心轨动程不符合规定标准,造成道岔不密贴。
5.多机多点牵引道岔转辙机动程不标准,推、拉力不均匀不足,使一侧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离缝。
6.道岔前端连接的线路方向不良,列车进入道岔时摇晃,轮缘迫使基本轨外倾或外移,产生尖轨与基本轨动态不密贴。
7.交分道岔钝角辙叉理论尖端至导曲线工作边的距离及短中轴轨距不易保持,结构本身存在着冲击死角,活动心轨、V型基本轨容易横移,连接杆销子磨损及活动心轨密贴杆强度不足,致使活动心轨在工作状态下4mm 及以上能锁闭。
8.尖轨、可动心轨侧弯,尖轨、可动心轨中部离缝。
9.转辙部位存在“三道缝”:即基本轨轨底边与滑床台边或是外侧轨距块之间有缝隙;基本轨外侧轨头下颚及轨底上部与轨撑接触部分有缝隙;轨撑尾端与滑床板挡肩有缝隙。
10.顶铁离缝。尖轨、可动心轨或基本轨存在硬弯或是轨向,尖轨、可动心轨中后部轨距偏小及顶铁本身加工缺陷,均会造成顶铁与尖轨、可动心轨离缝。
11.道岔密贴调整不当,转辙机牵引动程到位,没有把尖轨拉到位,内锁闭道岔没有撑劲、外锁闭道岔钩头过松。
12.基本轨横移会造成基本轨框架尺寸变化,造成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离缝,轨距发生变化,从而造成道岔卡缺口、道岔不能机械锁闭、道岔假挤岔等,同时在列车经过时造成转辙设备杆件疲劳损伤,严重会造成杆件折断,危及行车安全。
13.滑床板与尖轨轨底、可动心轨轨底离缝。
尖轨、可动心轨有弓腰或翘头,其与滑床板间不能全部均衡受力密贴,导致部分滑床板离缝,部分因受力较大磨耗严重。轨枕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或转辙部位、可动心轨辙叉高低不良,导致部分滑床板过硬受力较大,部分空吊引起离缝。个别轨枕有空吊现象,尖轨、可动心轨与滑床板在静态下看似密贴,但其内部受力不均衡。
影响分析:
1.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尖轨(可动心轨)与顶铁离缝以后,列车在通过道岔时冲击尖轨、可动心轨,缩短尖轨、可动心轨使用寿命,使转辙机动作杆、密贴表示杆的连接螺栓、穿销产生旷动、折断,转辙机内部机械部件磨耗损坏,外锁闭道岔锁闭铁、锁闭框、锁钩非正常磨耗,尖轨、可动心轨动态水平加速度将成倍增加,缝隙较大时有可能使列车逆向进入道岔时轮缘进入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之间,致使列车脱轨,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2.尖轨(可动心轨)与滑床板离缝以后列车在通过道岔时,尖轨、可动心轨产生跳动,使滑床板脱焊、折断,岔枕出现伤损,岔枕螺栓、扣件螺栓松动,转辙机的动作杆、密贴表示杆的连接螺栓、穿销产生旷动、折断,转辙机内部机械部件磨耗损坏,外锁闭道岔锁闭铁、锁闭框、锁钩不正常磨耗,尖轨动态垂直加速度与水平加速度将成倍增加,而碎石道床结构本身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车辆经过道岔系统时产生的振动较整体道床更为强烈,从而影响道岔整体框架强度,缩短尖轨、可动心轨使用寿命。
3.尖轨、可动心轨与滑床板间离缝,导致部分滑床板不接触尖轨、可动心轨,部分滑床板受力过大,磨耗严重,尖轨、可动心轨扳动时因受力不均衡而滑动受阻,甚至不能正常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