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与要求
目的:消灭明桥面k型扣件吊空、更换垫板,确保线路几何状态,确保行车安全。
要求:作业人员掌握要领,熟练操作。
2 适用范围
2.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明桥面k型扣件垫板作业。
2.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天窗点内作业。
3 工具材料
作业工具: 防护信号、轨距尺,钉道锤、塞尺、刮刀、扁铲、斜铲、扁油刷、小油桶;
4 作业程序
4.1 点名分工
工班长组织职工列队点名,明确作业分工项目、内容及时间,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2 安全预想
4.2.1 上班要集中思想,明确自己的作业范围及特点,做到自控、互控、他控及联控,来车按规定下道避车,并将工机(具)撤出限界以外。
4.2.2 按规定要求设置好相应的防护。加强防护员之间联系,实行“三分钟通话制”和“密码复诵制”,通讯失灵立即恢复线路,下道避车。等通讯恢复后,重新组织上道。
4.2.3 应按操作要领进行作业,注意手指被铁垫板、钢轨压伤。
4.2.4 严格 “天窗修”点内作业规定和动车组运行区段避车安管理规定。
4.2.5 作业使用前机具、料具堆放稳固,严禁侵入限界。照明设备使用,应持有电工操作证人员试机、检查、检修;机械使用应专人专机。
4.2.6 严格按《安规》中规定的“行车与人身安全”、“下道避车”、“搬运与装卸作业”、“机具使用”和“风动工具”等相关要求办理。
4.2.7 电气化区段安全:
4.2.7.1 涉及电气化与接触网不足2m进行作业作业时,必须按停电施工天窗执行,并由供电部门人员配合进行。
4.2.7.2 作业人员和工具与接触网必须保持2m以上距离(接到供电人员通知接触网已确定停电除外)。
4.2.7.3 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2~4m的建筑物上施工时,接触网可不停电,但必须由接触网工或经专门训练的人员现场监护。
4.2.7.4 使用发电机、空压机等机电设备时,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在可能带点部位,应有“高压危险”的明显标志和防护措施。
4.2.7.5 任何作业均不得影响接触网支柱、地锚等设施的稳定。
4.2.10 如遇恶劣天气,执行“安规”有关规定。
4.3 工(机)具检查
4.3.1 作业人员对工(机)具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确认,防止将损伤的工(机)具带入作业现场,影响作业进度和质量。
4.3.2 使用的工(机)具必须按照路局文件要求用反光漆(模)进行编号,以防止侵限或遗留在线路上。
4.4 设置防护
4.4.1 防护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的职工担任。驻站联络员提前40分钟到达车站办理登记手续,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
4.4.2 现场防护员根据要求准备好防护标牌,按要求设置防护。
4.5 人机转移
4.5.1 现场防护员(联系困难地段增加中间联络员)接到驻站防护员通知后,会同作业负责人,组织所有作业人员在就近安全通道或在路肩上行走至作业地点附近的安全地带。
4.5.2 需汽车运输时,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4.6 作业准备
提前联系线路车间进行配合作业
4.7 上道作业
4.7.1 作业负责人确认防护已到位,通知作业人员,上道作业。
4.7.2 基本作业
4.7.2.1 检查正轨轨距、水平、高低划出吊空或落低处所。
4.7.2.2 起冒、道钉。
4.7.2.3 抬轨、擂轨、撤垫板
4.7.2.4 清除
4.7.2.5 注氧化钠堵木片、腻缝、涂油;
4.7.2.6 垫垫板、落轨;
4.7.2.7 量轨距、水平、打道钉;
4.7.2.8 转 移。
4.7.3 整理作业:全面检查一次清理工具材料。
4.7.4 下道避车
4.7.4.1 作业人员禁止在两线间停留、站立(指线间距小于6.5米,大于6.5米不在此规定内),如因站场地形复杂,人员必须在两线间避车时,应由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取得联系,并确认邻线无列车通过。
4.7.4.2 根据邻线列车速度要求,执行其下道避车制度。
4.7.4.3 下道避车时,面迎列车方向,防止车上绳索等物伤人。
4.7.4.4 施工负责人督促各小组负责人检查两线间及邻线上是否有工(机)具侵限。
4.8 验收
4.8.1 由作业负责人组织,对作业后的线路回检,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改,确保作业后的线路达标。
质量要求:
(1)垫板安放正中,吊空<2mm。
(2)起钉应使用起钉垫,不得损伤桥枕。
(3)撤垫板抬轨,以顶松垫板为宜不得损伤钢轨桥枕。
(4)削补腐朽部位,消除毛刺,桥枕面平整。
注:氟化钠6克,木片应防腐,涂油均匀。
4.8.2 指定专人检查作业区域的工(机)具,防止遗漏。
4.8.3 严格执行“工完料清”制度。对不能回收的料具,应堆放整齐,并安排人员看守。
4.9 撤除防护
4.9.1 现场防护员根据作业负责人的要求,撤除现场防护。
4.9.2 待人员、工(机)具全部到达安全区域后,作业负责人通知驻站联络员,驻站联络员办理销记手续后,方可撤离。
5 检查与考核
作业负责人组织进行对标,分析当日作业安全、质量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措施,落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