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轨距精调作业调整原则及作业标准
(一)调整原则
1、目标轨距偏差控制值在0.0-0.5mm,且轨距变化率不超1‰。
2、作业后扣件应安装正确,无缺少、无伤损、无污染、无松动、无空吊,扭力矩满足设计要求(弹条中部前端下颚与轨距挡板离缝作业后0.0-0.5mm及扣件扭力矩达标),“三道缝”密贴(轨距挡板与轨底外边沿密贴、尼龙底座与承轨台挡肩密贴、钢轨底部与轨下垫板之间密贴)。
二、轨距精调作业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班前准备
1、作业地段数据分析
根据内业分析数据确定基准股。作业负责人班前会前认真分析轨检车图纸,结合动态轨向数据,对现场作业地段的标准股进行确定,防止因改道造成线路方向病害。
2、人员及机具组织
根据精调作业技术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一个精调小组由6人组成。精调小组人员相互协作,人员分工情况如下:轨距测量2人,内燃扳手操作1人,扣件拆除、更换挡肩及扣件安装1人、使用改道器及死口扳手改道1人,防护1人。
一个作业组精调作业工机具配备如下:电子道尺2把、塞尺1把,内燃螺栓机1台、改道器1把、死口扳手1把、套丝扳手1把、轨温表1块,连接零件若干。
3、为确保电子道尺测量数据准确,作业前将电子道尺置于检定台进行检查,以消除作业组电子道尺轨距误差。或在每日作业前选取一把道尺为基准,对各小组电子道尺进行比对以消除误差。
(二)轨距精调作业
1、测量轨温,并严格执行无缝线路作业轨温条件。
2、轨距测量。采用电子道尺逐枕测量并记录(测点应在轨枕螺栓处且取值为最小值)。
3、检查现场螺栓扭矩情况:对存在扭矩不足的扣件,应对连接零件进行复紧,后再次测量轨距。同时对连接零件状态进行检查,存在问题处所画撬整修。
4、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改道作业
根据现场轨距数据,采用松开调整股扣件后使用改道器调整至目标轨距(改道器一般可调整相邻两根枕的轨距),对于调整离缝不满足要求或者调整量大于2mm时应调整尼龙底座、轨距挡板,以II型弹条扣件为例,调整方法见下表:
轨距调整配置(配XⅡ型和Ⅲa型轨枕)
轨型kg/m | 轨距调整量mm | 左股钢轨 | 右股钢轨 | ||||||
外侧 | 内侧 | 内侧 | 外侧 | ||||||
挡板座号码 | 轨距挡板号码 | 轨距挡板号码 | 挡板座号码 | 挡板座号码 | 轨距挡板号码 | 轨距挡板号码 | 挡板座号码 | ||
60 | -12 | 6 | 10 | 6 | 0 | 0 | 6 | 10 | 6 |
-10 | 6 | 10 | 6 | 0 | 2 | 6 | 10 | 4 | |
-8 | 4 | 10 | 6 | 2 | 2 | 6 | 10 | 4 | |
-6 | 4 | 10 | 6 | 2 | 4 | 6 | 10 | 2 | |
-4 | 2 | 10 | 6 | 4 | 4 | 6 | 10 | 2 | |
-2 | 2 | 10 | 6 | 4 | 2 | 10 | 6 | 4 | |
0 | 4 | 6 | 10 | 2 | 2 | 10 | 6 | 4 | |
+2 | 2 | 6 | 10 | 4 | 2 | 10 | 6 | 4 | |
+4 | 2 | 6 | 10 | 4 | 4 | 10 | 6 | 2 | |
+6 | 0 | 6 | 10 | 6 | 4 | 10 | 6 | 2 | |
+8 | 0 | 6 | 10 | 6 | 6 | 10 | 6 | 0 | |
注:75kg/m钢轨参照60kg/m执行。 |
在改道器调整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三道缝”密贴,必要时更换轨距挡板及尼龙底座。②轨距挡板与尼龙底座应配套使用,不可同时使用大号尼龙底座及轨距挡板,防止承轨槽受力过大。③在更换过程中,应清理轨枕槽中杂物,防止杂物导致尼龙底座与承轨槽贴合不紧密。
如现场调整股不满足调整改道调整要求时,可改动基准股进行轨距调整以满足目标轨距要求,若改道后存在方向问题,按照作业验收条件确定是否需要拨道整修。
5、使用内燃螺丝机对螺栓进行紧固,螺丝机扭力值应符合扣件系统设计扭力矩。在紧固螺栓前需测量轨距,对需向内调整的轨距,按先紧外口后紧里口进行调整,反之同理。
6、紧固一对螺栓后应对轨距进行测量,应确保轨距测量值在目标轨距±0.5mm之内。对于依然存在较小偏差时,使用死口扳手略微拧紧螺母进行调整。
7、作业质量回检。作业后应对轨距、轨距变化率、扣件状态符合标准要求,对扣件安装不到位、轨距不达标处所进行分析、整修。
三、其他注意事项
提前计划扣件、轨距杆涂油及线路连接零件补充、整修工作,确保轨道结构及作业质量。
文章来源:
原文名称:浅谈弹条II型扣件有砟轨道轨距精调作业
作者信息:包克图丶王胖子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oKnxTbGErWgY82bZrkXNjQ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