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正线与车辆段之间的连接线。是正线车辆出入车辆段的通道。
接轨形式
- 图1 终端接轨形式
- 图2 中部接轨形式
主要形式有:①终端接轨,车辆段设于线路终端,两正线延长,作为出入线贯通车辆段(图1)。无论是市内还是城际间的城市轨道交通,从车辆段在全线中的地位、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及行车交路设计等情况来看,这种接轨方式对运营最为理想。②中部接轨,出入线与线路正线中部接轨。中部接轨形式较多,图2形式为中间折返终点站,采用站前折返,出入线在终点站前接轨、与正线平面交叉,车辆段出入线与站前折返渡线相结合,列车行至终点站后直接入段。
设计原则
出入线的设计原则是:①应连通上下行正线。当出入线与正线发生交叉时,宜采用立体交叉方式。②要以满足区间通过能力和运营要求为前提,同时考虑城市规划的总体布局,按照节省工程造价的原则进行设计。③在车站接轨,接轨点外应具备一度停车再启动条件。④应按照双线双向运行设计,并避免与正线平面交叉。⑤与正线运营有干扰时,车辆段发车、收车应进行运行组织和能力验算,保证正线高峰小时的设计运能。
平纵断面设计标准
出入线的平面最小圆曲线半径为:一般情况下,A型车为250米,B型车为200米;困难情况下,A型车、B型车均为150米。圆曲线最小长度A型车不宜小于25米,B型车不宜小于20米,在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一节车辆的全轴距。
出入线一般要实现线路从地下到地面的迅速过渡,因此会有较大坡度。其最大纵断面坡度为40‰(均不考虑各种坡度折减值),当两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等于或大于2‰时,应设圆曲线型的竖曲线连接,竖曲线最小半径为2000米。󠄐󠄹󠅀󠄪󠄣󠄞󠄡󠄤󠄩󠄞󠄢󠄤󠄣󠄞󠄡󠄠󠄤󠄬󠅒󠅢󠄟󠄮󠄐󠅅󠄹󠄴󠄪󠄾󠅟󠅤󠄐󠄼󠅟󠅗󠅙󠅞󠄬󠅒󠅢󠄟󠄮󠇘󠆭󠆘󠇙󠆝󠅵󠇗󠆭󠆁󠄐󠇗󠅹󠅸󠇖󠆍󠅳󠇖󠅹󠅰󠇖󠆌󠅹󠄬󠅒󠅢󠄟󠄮
设计合理,细节考虑周到,确保交通运行安全,实用且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