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跨区间无缝线路 trans-sectional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 track
跨区间无缝线路是指轨条长度跨越多个区间甚至全区间,且与无缝道岔相焊联的铁路无缝线路。󠄐󠄹󠅀󠄪󠄡󠄨󠄞󠄢󠄡󠄦󠄞󠄣󠄡󠄞󠄨󠄨󠄬󠅒󠅢󠄟󠄮󠄐󠅅󠄹󠄴󠄪󠄾󠅟󠅤󠄐󠄼󠅟󠅗󠅙󠅞󠄬󠅒󠅢󠄟󠄮󠇘󠆭󠆘󠇙󠆝󠅵󠇗󠆭󠆁󠄐󠇗󠅹󠅸󠇖󠆍󠅳󠇖󠅹󠅰󠇖󠆌󠅹󠄬󠅒󠅢󠄟󠄮
技术优点
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技术优点:①最大限度地减少线路缓冲区,减少夹板(鱼尾板)接头的数量,发挥了无缝线路的优越性,提高了线路的平顺性和整体性,减少了轨道部件的损耗和轨道的日常养护维修工作量。②在轨温度变化时,整个跨区间无缝线路固定区的纵向温度应力平起平落,不会形成应力峰值,可适当提高锁定轨温。③改善列车的行车质量和旅客乘车的舒适性,减少列车走行部分的零部件损耗和日常维修工作。
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发展得益于无缝道岔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主要表现:①无缝道岔区钢轨纵向温度力分析、计算理论的开发和应用;②无缝道岔区轨道结构的改进和加强;③无缝道岔区钢轨焊接、胶接和冻结接头技术的发展及无缝道岔成套施工技术的发展。󠄐󠄹󠅀󠄪󠄡󠄨󠄞󠄢󠄡󠄦󠄞󠄣󠄡󠄞󠄨󠄨󠄬󠅒󠅢󠄟󠄮󠄐󠅅󠄹󠄴󠄪󠄾󠅟󠅤󠄐󠄼󠅟󠅗󠅙󠅞󠄬󠅒󠅢󠄟󠄮󠇘󠆭󠆘󠇙󠆝󠅵󠇗󠆭󠆁󠄐󠇗󠅹󠅸󠇖󠆍󠅳󠇖󠅹󠅰󠇖󠆌󠅹󠄬󠅒󠅢󠄟󠄮
铺设程序
跨区间无缝线路的铺设程序是:①工厂焊(基地焊)。在工厂(或焊轨基地)将钢厂出产的标准长度钢轨焊接成500米左右的长钢轨。②工地焊(联合焊)。用运轨列车将长钢轨运往工地,铺设到线路上。经整道作业,道床达到初级稳定状态,轨道几何尺寸达到规定标准后,将长钢轨焊接(联合焊)成900~2000米的长轨条。③锁定焊。将长轨条进行应力放散(松开扣件、垫上滚简,通过拉轨、撞轨等措施,保证长轨条内纵向应力均匀)后重新锁定,将长轨条与先前铺好的无缝线路的长轨条焊接(锁定焊)。通过一次应力放散、锁定、焊联的长轨条称之为单元轨节。
单元轨节
单元轨节的布置应根据线路条件工点情况、施工工艺及养护维修等因素综合研究确定。区间内单元轨节长度为1000~2000m,最短不小于200m,道岔群或一组无缝道岔按一个单元轨节设计。
一次铺设锁定的长轨条。跨区间及全区间无缝线路的管理维修,应以一次铺设锁定的轨条(单元轨节)为管理单元,单元轨节内按等距离设置位移观测桩,且间距不宜大于500米。无缝线路的维修作业,必须遵守规定的作业轨温条件,如在轨温高于单元轨节实际锁定轨温20℃及以上时,禁止进行改道、松动防爬设施、更换扣件或涂油等作业。󠄐󠄹󠅀󠄪󠄡󠄨󠄞󠄢󠄡󠄦󠄞󠄣󠄡󠄞󠄨󠄨󠄬󠅒󠅢󠄟󠄮󠄐󠅅󠄹󠄴󠄪󠄾󠅟󠅤󠄐󠄼󠅟󠅗󠅙󠅞󠄬󠅒󠅢󠄟󠄮󠇘󠆭󠆘󠇙󠆝󠅵󠇗󠆭󠆁󠄐󠇗󠅹󠅸󠇖󠆍󠅳󠇖󠅹󠅰󠇖󠆌󠅹󠄬󠅒󠅢󠄟󠄮
复制不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