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轨道检查仪数据分析原则
1.1有效性
要保证轨道检查仪数据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就需要现场执机人员认真推行,时刻注意电脑显示屏幕上的数据波形跳动,平稳匀速推行检查,并时刻留意钢轨不良状态对轨道检查仪的影响,防止因钢轨肥边、接头等状态不良轨件情况,造成检测波形跳动,从而出现虚假病害。
如遇钢轨状态不良,引起轨道检查仪波形发生跳动如何处理?󠄐󠄹󠅀󠄪󠄡󠄨󠄞󠄢󠄢󠄣󠄞󠄡󠄧󠄢󠄞󠄢󠄣󠄢󠄬󠅒󠅢󠄟󠄮󠄐󠅅󠄹󠄴󠄪󠄾󠅟󠅤󠄐󠄼󠅟󠅗󠅙󠅞󠄬󠅒󠅢󠄟󠄮󠇘󠆭󠆘󠇙󠆝󠅵󠇗󠆭󠆁󠄐󠇗󠅹󠅸󠇖󠆍󠅳󠇖󠅹󠅰󠇖󠆌󠅹󠄬󠅒󠅢󠄟󠄮
(1)对异常波形采取回拉,直至异常波形完全消除后一段距离,再重新开始推行。󠄐󠄹󠅀󠄪󠄡󠄨󠄞󠄢󠄢󠄣󠄞󠄡󠄧󠄢󠄞󠄢󠄣󠄢󠄬󠅒󠅢󠄟󠄮󠄐󠅅󠄹󠄴󠄪󠄾󠅟󠅤󠄐󠄼󠅟󠅗󠅙󠅞󠄬󠅒󠅢󠄟󠄮󠇘󠆭󠆘󠇙󠆝󠅵󠇗󠆭󠆁󠄐󠇗󠅹󠅸󠇖󠆍󠅳󠇖󠅹󠅰󠇖󠆌󠅹󠄬󠅒󠅢󠄟󠄮
(2)钢轨状态不良地段,助机手可采用人工辅助下压小车所在轨件状态不良一侧的伸缩轴或横臂,以能减小轨道检查仪跳动的力度为准,执机手缓慢匀速推行,并继续观察波形跳动。󠄐󠄹󠅀󠄪󠄡󠄨󠄞󠄢󠄢󠄣󠄞󠄡󠄧󠄢󠄞󠄢󠄣󠄢󠄬󠅒󠅢󠄟󠄮󠄐󠅅󠄹󠄴󠄪󠄾󠅟󠅤󠄐󠄼󠅟󠅗󠅙󠅞󠄬󠅒󠅢󠄟󠄮󠇘󠆭󠆘󠇙󠆝󠅵󠇗󠆭󠆁󠄐󠇗󠅹󠅸󠇖󠆍󠅳󠇖󠅹󠅰󠇖󠆌󠅹󠄬󠅒󠅢󠄟󠄮
(3)如上述方法扔无法解决,记录人员对钢轨状态不良起始里程进行记录,并对现场实际峰值进行测量并记录,以次作为数据分析时的依据,并于分析后上报虚假病害信息单,以保证现场实际峰值与轨道检查仪数据波形一致。󠄐󠄹󠅀󠄪󠄡󠄨󠄞󠄢󠄢󠄣󠄞󠄡󠄧󠄢󠄞󠄢󠄣󠄢󠄬󠅒󠅢󠄟󠄮󠄐󠅅󠄹󠄴󠄪󠄾󠅟󠅤󠄐󠄼󠅟󠅗󠅙󠅞󠄬󠅒󠅢󠄟󠄮󠇘󠆭󠆘󠇙󠆝󠅵󠇗󠆭󠆁󠄐󠇗󠅹󠅸󠇖󠆍󠅳󠇖󠅹󠅰󠇖󠆌󠅹󠄬󠅒󠅢󠄟󠄮
另一种情况:当轨道检查仪暂停检查,下道后再上道时,在继续检查的起始位置出现假的大峰值高低、轨向病害,或推行过程中因急停急推等人为问题,造成推行数据显示假的大峰值高低、轨向病害时。󠄐󠄹󠅀󠄪󠄡󠄨󠄞󠄢󠄢󠄣󠄞󠄡󠄧󠄢󠄞󠄢󠄣󠄢󠄬󠅒󠅢󠄟󠄮󠄐󠅅󠄹󠄴󠄪󠄾󠅟󠅤󠄐󠄼󠅟󠅗󠅙󠅞󠄬󠅒󠅢󠄟󠄮󠇘󠆭󠆘󠇙󠆝󠅵󠇗󠆭󠆁󠄐󠇗󠅹󠅸󠇖󠆍󠅳󠇖󠅹󠅰󠇖󠆌󠅹󠄬󠅒󠅢󠄟󠄮
(1)采用回拉消除假峰值病害后一段距离,继续检查。󠄐󠄹󠅀󠄪󠄡󠄨󠄞󠄢󠄢󠄣󠄞󠄡󠄧󠄢󠄞󠄢󠄣󠄢󠄬󠅒󠅢󠄟󠄮󠄐󠅅󠄹󠄴󠄪󠄾󠅟󠅤󠄐󠄼󠅟󠅗󠅙󠅞󠄬󠅒󠅢󠄟󠄮󠇘󠆭󠆘󠇙󠆝󠅵󠇗󠆭󠆁󠄐󠇗󠅹󠅸󠇖󠆍󠅳󠇖󠅹󠅰󠇖󠆌󠅹󠄬󠅒󠅢󠄟󠄮
(2)回拉后,重新检查仍出现该问题,继续回拉一段距离,至虚假病害消除。此时不可再继续检查,应立即停止,保存文件后,回拉50米,做好数据衔接后,重新开始检查。因当前数据采集系统无法处于稳定状态,继续检测仍会造成波形异常跳动现象,为保证检查任务及时完成,减少人工盲目返工,重新创建再检查,是最简洁省事的方法。󠄐󠄹󠅀󠄪󠄡󠄨󠄞󠄢󠄢󠄣󠄞󠄡󠄧󠄢󠄞󠄢󠄣󠄢󠄬󠅒󠅢󠄟󠄮󠄐󠅅󠄹󠄴󠄪󠄾󠅟󠅤󠄐󠄼󠅟󠅗󠅙󠅞󠄬󠅒󠅢󠄟󠄮󠇘󠆭󠆘󠇙󠆝󠅵󠇗󠆭󠆁󠄐󠇗󠅹󠅸󠇖󠆍󠅳󠇖󠅹󠅰󠇖󠆌󠅹󠄬󠅒󠅢󠄟󠄮
(3)如出现第2条问题,是在曲线中部,应考虑当前检查路段防护通道位置,曲线长度,计划时间,剩余任务量等,做出是否拉回曲线头部重新检查的合理决定,也可再次尝试一次回拉。󠄐󠄹󠅀󠄪󠄡󠄨󠄞󠄢󠄢󠄣󠄞󠄡󠄧󠄢󠄞󠄢󠄣󠄢󠄬󠅒󠅢󠄟󠄮󠄐󠅅󠄹󠄴󠄪󠄾󠅟󠅤󠄐󠄼󠅟󠅗󠅙󠅞󠄬󠅒󠅢󠄟󠄮󠇘󠆭󠆘󠇙󠆝󠅵󠇗󠆭󠆁󠄐󠇗󠅹󠅸󠇖󠆍󠅳󠇖󠅹󠅰󠇖󠆌󠅹󠄬󠅒󠅢󠄟󠄮
1.2 准确性
要保证轨道检查仪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助机手做好现场检查病害的复核工作,同时做好记录,以便给数据分析人员提供现场实际情况的依据。
分析人员要根据现场复核结果进行数据修正,但不建议进行此操作。为满足这一点,就需要现场在轨道检查仪开始推行前,就对携带的复核工具,道尺在检测前方进行校正,并测量3条数据,在测量点需做出准确的石笔标记。执机人员分别对3条数据进行校正,如误差超过允许误差值,需在当日检查后立即进行标定工作。󠄐󠄹󠅀󠄪󠄡󠄨󠄞󠄢󠄢󠄣󠄞󠄡󠄧󠄢󠄞󠄢󠄣󠄢󠄬󠅒󠅢󠄟󠄮󠄐󠅅󠄹󠄴󠄪󠄾󠅟󠅤󠄐󠄼󠅟󠅗󠅙󠅞󠄬󠅒󠅢󠄟󠄮󠇘󠆭󠆘󠇙󠆝󠅵󠇗󠆭󠆁󠄐󠇗󠅹󠅸󠇖󠆍󠅳󠇖󠅹󠅰󠇖󠆌󠅹󠄬󠅒󠅢󠄟󠄮
但当日工作仍要进行,此时就用到我们的现场修改功能。󠄐󠄹󠅀󠄪󠄡󠄨󠄞󠄢󠄢󠄣󠄞󠄡󠄧󠄢󠄞󠄢󠄣󠄢󠄬󠅒󠅢󠄟󠄮󠄐󠅅󠄹󠄴󠄪󠄾󠅟󠅤󠄐󠄼󠅟󠅗󠅙󠅞󠄬󠅒󠅢󠄟󠄮󠇘󠆭󠆘󠇙󠆝󠅵󠇗󠆭󠆁󠄐󠇗󠅹󠅸󠇖󠆍󠅳󠇖󠅹󠅰󠇖󠆌󠅹󠄬󠅒󠅢󠄟󠄮
1.3 真实性:
要保证轨道检查仪数据分析结果的真实性,需要执机手认真创建文件,包括起始里程,顺逆里程,线名行别、检查日期。
(1)如起始里程输入错误,会造成现场检查遇到曲线时,不能显示正确的曲线参数,从而导致现场实测超高值与计划超高值不能完全匹配,出现假超高,但已推行至曲线地段,又因天窗等问题,无法重新拉回曲线头进行创建,只能现场做好复核,数据分析人员分析时,利用里程修正功能对实际里程进行修正,以使曲线参数波形与现场检查实际波形相匹配。󠄐󠄹󠅀󠄪󠄡󠄨󠄞󠄢󠄢󠄣󠄞󠄡󠄧󠄢󠄞󠄢󠄣󠄢󠄬󠅒󠅢󠄟󠄮󠄐󠅅󠄹󠄴󠄪󠄾󠅟󠅤󠄐󠄼󠅟󠅗󠅙󠅞󠄬󠅒󠅢󠄟󠄮󠇘󠆭󠆘󠇙󠆝󠅵󠇗󠆭󠆁󠄐󠇗󠅹󠅸󠇖󠆍󠅳󠇖󠅹󠅰󠇖󠆌󠅹󠄬󠅒󠅢󠄟󠄮
如修正后,未显示正确的曲线波形,或没有显示,则需要进行曲线参数添加或更新后,再进行分析。󠄐󠄹󠅀󠄪󠄡󠄨󠄞󠄢󠄢󠄣󠄞󠄡󠄧󠄢󠄞󠄢󠄣󠄢󠄬󠅒󠅢󠄟󠄮󠄐󠅅󠄹󠄴󠄪󠄾󠅟󠅤󠄐󠄼󠅟󠅗󠅙󠅞󠄬󠅒󠅢󠄟󠄮󠇘󠆭󠆘󠇙󠆝󠅵󠇗󠆭󠆁󠄐󠇗󠅹󠅸󠇖󠆍󠅳󠇖󠅹󠅰󠇖󠆌󠅹󠄬󠅒󠅢󠄟󠄮
(2)如顺逆里程点错了,需要及时重新创建新文件夹,因继续推行,现场与实际的里程差也只会越来大,病害无法正确显示实际里程位置,且数据分析也不可逆转,所以应及时重建。󠄐󠄹󠅀󠄪󠄡󠄨󠄞󠄢󠄢󠄣󠄞󠄡󠄧󠄢󠄞󠄢󠄣󠄢󠄬󠅒󠅢󠄟󠄮󠄐󠅅󠄹󠄴󠄪󠄾󠅟󠅤󠄐󠄼󠅟󠅗󠅙󠅞󠄬󠅒󠅢󠄟󠄮󠇘󠆭󠆘󠇙󠆝󠅵󠇗󠆭󠆁󠄐󠇗󠅹󠅸󠇖󠆍󠅳󠇖󠅹󠅰󠇖󠆌󠅹󠄬󠅒󠅢󠄟󠄮
(3)如行别选错,即便可以人工修改所有输出报表及数据文件的行别文字,但现场曲线及数据分析时,曲线仍存在错误。数据分析人员,此时只能利用曲线设计参数输入功能,对当前曲线参数进行人工修改。󠄐󠄹󠅀󠄪󠄡󠄨󠄞󠄢󠄢󠄣󠄞󠄡󠄧󠄢󠄞󠄢󠄣󠄢󠄬󠅒󠅢󠄟󠄮󠄐󠅅󠄹󠄴󠄪󠄾󠅟󠅤󠄐󠄼󠅟󠅗󠅙󠅞󠄬󠅒󠅢󠄟󠄮󠇘󠆭󠆘󠇙󠆝󠅵󠇗󠆭󠆁󠄐󠇗󠅹󠅸󠇖󠆍󠅳󠇖󠅹󠅰󠇖󠆌󠅹󠄬󠅒󠅢󠄟󠄮
(4)时间错误大部分是因为笔记本电脑系统还原造成,一般情况下会默认当日里程,如有错误,只能人工对输出报表日期进行修改,而时间的修改也意味着一个月的数据可以多次使用,所以此操作是不允许的。󠄐󠄹󠅀󠄪󠄡󠄨󠄞󠄢󠄢󠄣󠄞󠄡󠄧󠄢󠄞󠄢󠄣󠄢󠄬󠅒󠅢󠄟󠄮󠄐󠅅󠄹󠄴󠄪󠄾󠅟󠅤󠄐󠄼󠅟󠅗󠅙󠅞󠄬󠅒󠅢󠄟󠄮󠇘󠆭󠆘󠇙󠆝󠅵󠇗󠆭󠆁󠄐󠇗󠅹󠅸󠇖󠆍󠅳󠇖󠅹󠅰󠇖󠆌󠅹󠄬󠅒󠅢󠄟󠄮
2 区间正线轨道检查仪数据分析重点
正线小车数据分析的关键就是曲线分析,曲线数据分析的重点如下:
(1)曲线头尾里程确定
曲线头尾里程误差为1米
(2)曲线参数确认
曲线半径误差10米以内,曲线全长、缓和曲线长度、超高均需与设计值一致󠄐󠄹󠅀󠄪󠄡󠄨󠄞󠄢󠄢󠄣󠄞󠄡󠄧󠄢󠄞󠄢󠄣󠄢󠄬󠅒󠅢󠄟󠄮󠄐󠅅󠄹󠄴󠄪󠄾󠅟󠅤󠄐󠄼󠅟󠅗󠅙󠅞󠄬󠅒󠅢󠄟󠄮󠇘󠆭󠆘󠇙󠆝󠅵󠇗󠆭󠆁󠄐󠇗󠅹󠅸󠇖󠆍󠅳󠇖󠅹󠅰󠇖󠆌󠅹󠄬󠅒󠅢󠄟󠄮
(3)新建,无参数曲线的分析
需利用轨道检查仪数据分析软件中的量尺测得各要素,然后人工输入,依次匹配。󠄐󠄹󠅀󠄪󠄡󠄨󠄞󠄢󠄢󠄣󠄞󠄡󠄧󠄢󠄞󠄢󠄣󠄢󠄬󠅒󠅢󠄟󠄮󠄐󠅅󠄹󠄴󠄪󠄾󠅟󠅤󠄐󠄼󠅟󠅗󠅙󠅞󠄬󠅒󠅢󠄟󠄮󠇘󠆭󠆘󠇙󠆝󠅵󠇗󠆭󠆁󠄐󠇗󠅹󠅸󠇖󠆍󠅳󠇖󠅹󠅰󠇖󠆌󠅹󠄬󠅒󠅢󠄟󠄮
2.1 曲线头尾里程确定
(1)现场确定:利用曲线前的里程校正点及现场用油漆标记的五大桩点,对现场曲线进行全方位确定。󠄐󠄹󠅀󠄪󠄡󠄨󠄞󠄢󠄢󠄣󠄞󠄡󠄧󠄢󠄞󠄢󠄣󠄢󠄬󠅒󠅢󠄟󠄮󠄐󠅅󠄹󠄴󠄪󠄾󠅟󠅤󠄐󠄼󠅟󠅗󠅙󠅞󠄬󠅒󠅢󠄟󠄮󠇘󠆭󠆘󠇙󠆝󠅵󠇗󠆭󠆁󠄐󠇗󠅹󠅸󠇖󠆍󠅳󠇖󠅹󠅰󠇖󠆌󠅹󠄬󠅒󠅢󠄟󠄮
(2)数据确定:观察曲线波形设计值蓝线与实际值红线是否吻合(基本重叠)。󠄐󠄹󠅀󠄪󠄡󠄨󠄞󠄢󠄢󠄣󠄞󠄡󠄧󠄢󠄞󠄢󠄣󠄢󠄬󠅒󠅢󠄟󠄮󠄐󠅅󠄹󠄴󠄪󠄾󠅟󠅤󠄐󠄼󠅟󠅗󠅙󠅞󠄬󠅒󠅢󠄟󠄮󠇘󠆭󠆘󠇙󠆝󠅵󠇗󠆭󠆁󠄐󠇗󠅹󠅸󠇖󠆍󠅳󠇖󠅹󠅰󠇖󠆌󠅹󠄬󠅒󠅢󠄟󠄮
(3)输出报表确定曲线报表第一点与最后一点里程与表头里程、设计里程是否一致。󠄐󠄹󠅀󠄪󠄡󠄨󠄞󠄢󠄢󠄣󠄞󠄡󠄧󠄢󠄞󠄢󠄣󠄢󠄬󠅒󠅢󠄟󠄮󠄐󠅅󠄹󠄴󠄪󠄾󠅟󠅤󠄐󠄼󠅟󠅗󠅙󠅞󠄬󠅒󠅢󠄟󠄮󠇘󠆭󠆘󠇙󠆝󠅵󠇗󠆭󠆁󠄐󠇗󠅹󠅸󠇖󠆍󠅳󠇖󠅹󠅰󠇖󠆌󠅹󠄬󠅒󠅢󠄟󠄮
(4)补点:如曲线最后一点里程与实际里程相差1米,可拖动最后两行数据,向下方顺坡延伸1行,以保证曲线头尾的完整性。󠄐󠄹󠅀󠄪󠄡󠄨󠄞󠄢󠄢󠄣󠄞󠄡󠄧󠄢󠄞󠄢󠄣󠄢󠄬󠅒󠅢󠄟󠄮󠄐󠅅󠄹󠄴󠄪󠄾󠅟󠅤󠄐󠄼󠅟󠅗󠅙󠅞󠄬󠅒󠅢󠄟󠄮󠇘󠆭󠆘󠇙󠆝󠅵󠇗󠆭󠆁󠄐󠇗󠅹󠅸󠇖󠆍󠅳󠇖󠅹󠅰󠇖󠆌󠅹󠄬󠅒󠅢󠄟󠄮
2.2 曲线参数确认
(1)观察:利用局部放大功能,可以更好的看清曲线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匹配状况,在有明显偏差时,需要进行修正。在出现完全错误时,应查看参数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检查曲线参数导入模板中的数据是否正确,可以修改后,重新添加。
曲线参数模板如下:
(2)曲线参数发生变化:可先将量尺置于曲线起始位置,人工输入新的曲线参数,利用标示里程刷新功能,将设计参数的直缓或缓直点刷新至量尺所在里程,使曲线各参数完全匹配。󠄐󠄹󠅀󠄪󠄡󠄨󠄞󠄢󠄢󠄣󠄞󠄡󠄧󠄢󠄞󠄢󠄣󠄢󠄬󠅒󠅢󠄟󠄮󠄐󠅅󠄹󠄴󠄪󠄾󠅟󠅤󠄐󠄼󠅟󠅗󠅙󠅞󠄬󠅒󠅢󠄟󠄮󠇘󠆭󠆘󠇙󠆝󠅵󠇗󠆭󠆁󠄐󠇗󠅹󠅸󠇖󠆍󠅳󠇖󠅹󠅰󠇖󠆌󠅹󠄬󠅒󠅢󠄟󠄮
注意:曲线四大桩点均以顺里程方向,依次为直缓、缓圆、圆缓、缓直,如刷新错误,曲线设计线也会向反方向的直线处显示。󠄐󠄹󠅀󠄪󠄡󠄨󠄞󠄢󠄢󠄣󠄞󠄡󠄧󠄢󠄞󠄢󠄣󠄢󠄬󠅒󠅢󠄟󠄮󠄐󠅅󠄹󠄴󠄪󠄾󠅟󠅤󠄐󠄼󠅟󠅗󠅙󠅞󠄬󠅒󠅢󠄟󠄮󠇘󠆭󠆘󠇙󠆝󠅵󠇗󠆭󠆁󠄐󠇗󠅹󠅸󠇖󠆍󠅳󠇖󠅹󠅰󠇖󠆌󠅹󠄬󠅒󠅢󠄟󠄮
(3)极性修改:因线路曲线左转与右转的区分,轨道检查仪检测波形,会对应的左负,右正代替,曲线参数输入功能中的修改,也随左右转向同步进行。如检测数据无设计曲线波形,则以实测超高轨向的正负号,对应的对曲线参数输入功能中的转弯半径及水平超高,输入为同正或同负。󠄐󠄹󠅀󠄪󠄡󠄨󠄞󠄢󠄢󠄣󠄞󠄡󠄧󠄢󠄞󠄢󠄣󠄢󠄬󠅒󠅢󠄟󠄮󠄐󠅅󠄹󠄴󠄪󠄾󠅟󠅤󠄐󠄼󠅟󠅗󠅙󠅞󠄬󠅒󠅢󠄟󠄮󠇘󠆭󠆘󠇙󠆝󠅵󠇗󠆭󠆁󠄐󠇗󠅹󠅸󠇖󠆍󠅳󠇖󠅹󠅰󠇖󠆌󠅹󠄬󠅒󠅢󠄟󠄮
2.3 新建、无参数曲线的分析
(1)检查:利用我现有曲线检查方法,我们可以得知,为确保曲线设计参数与现场实际的吻合,我们会在进入曲线前整百米处,标记里程校正点。利用此原理,我们在推行没有参数的曲线时,我们需要在进入曲线前,确定一个整百米里程,并在第一次检查时,在钢轨轨腰上做出标记,可以为铁号,百米桩相对位置的钢轨内侧轨腰处,此点并非曲线里程校正点,而是为了标记出准确的曲线而进行了实际里程校正点。
我们再从此里程推出一条完整的曲线,确保前后有足够长度的直线,建议不少于100米,便于后期分析。󠄐󠄹󠅀󠄪󠄡󠄨󠄞󠄢󠄢󠄣󠄞󠄡󠄧󠄢󠄞󠄢󠄣󠄢󠄬󠅒󠅢󠄟󠄮󠄐󠅅󠄹󠄴󠄪󠄾󠅟󠅤󠄐󠄼󠅟󠅗󠅙󠅞󠄬󠅒󠅢󠄟󠄮󠇘󠆭󠆘󠇙󠆝󠅵󠇗󠆭󠆁󠄐󠇗󠅹󠅸󠇖󠆍󠅳󠇖󠅹󠅰󠇖󠆌󠅹󠄬󠅒󠅢󠄟󠄮
利用小车分析软件中的量尺功能,可以得出曲线全长,缓和曲线长,实测平均超高值。󠄐󠄹󠅀󠄪󠄡󠄨󠄞󠄢󠄢󠄣󠄞󠄡󠄧󠄢󠄞󠄢󠄣󠄢󠄬󠅒󠅢󠄟󠄮󠄐󠅅󠄹󠄴󠄪󠄾󠅟󠅤󠄐󠄼󠅟󠅗󠅙󠅞󠄬󠅒󠅢󠄟󠄮󠇘󠆭󠆘󠇙󠆝󠅵󠇗󠆭󠆁󠄐󠇗󠅹󠅸󠇖󠆍󠅳󠇖󠅹󠅰󠇖󠆌󠅹󠄬󠅒󠅢󠄟󠄮
(2)利用小车分析软件确定曲线参数:使用轨道检查仪数据分析软件,用量尺功能,求得缓和曲线长,曲线全长,平均超高值等基础参数。󠄐󠄹󠅀󠄪󠄡󠄨󠄞󠄢󠄢󠄣󠄞󠄡󠄧󠄢󠄞󠄢󠄣󠄢󠄬󠅒󠅢󠄟󠄮󠄐󠅅󠄹󠄴󠄪󠄾󠅟󠅤󠄐󠄼󠅟󠅗󠅙󠅞󠄬󠅒󠅢󠄟󠄮󠇘󠆭󠆘󠇙󠆝󠅵󠇗󠆭󠆁󠄐󠇗󠅹󠅸󠇖󠆍󠅳󠇖󠅹󠅰󠇖󠆌󠅹󠄬󠅒󠅢󠄟󠄮
配合小车二次检查,将曲线四大桩点里程确定,人工拉弦绳测量现场实测正矢值,求得现场平均正矢,利用公式F=50000/R,求得计划半径。利用得到的曲线参数,分析第二次的小车检查数据,曲线超高可取圆曲线内平均超高(取5mm整倍数)。󠄐󠄹󠅀󠄪󠄡󠄨󠄞󠄢󠄢󠄣󠄞󠄡󠄧󠄢󠄞󠄢󠄣󠄢󠄬󠅒󠅢󠄟󠄮󠄐󠅅󠄹󠄴󠄪󠄾󠅟󠅤󠄐󠄼󠅟󠅗󠅙󠅞󠄬󠅒󠅢󠄟󠄮󠇘󠆭󠆘󠇙󠆝󠅵󠇗󠆭󠆁󠄐󠇗󠅹󠅸󠇖󠆍󠅳󠇖󠅹󠅰󠇖󠆌󠅹󠄬󠅒󠅢󠄟󠄮
(3)确定现场曲线要素:输出1米曲线报表,利用曲线正矢状态分析宏,形成10米的曲线正矢检查记录本。󠄐󠄹󠅀󠄪󠄡󠄨󠄞󠄢󠄢󠄣󠄞󠄡󠄧󠄢󠄞󠄢󠄣󠄢󠄬󠅒󠅢󠄟󠄮󠄐󠅅󠄹󠄴󠄪󠄾󠅟󠅤󠄐󠄼󠅟󠅗󠅙󠅞󠄬󠅒󠅢󠄟󠄮󠇘󠆭󠆘󠇙󠆝󠅵󠇗󠆭󠆁󠄐󠇗󠅹󠅸󠇖󠆍󠅳󠇖󠅹󠅰󠇖󠆌󠅹󠄬󠅒󠅢󠄟󠄮
携带曲线检查记录本至现场,对四大桩点进行打点标记,包括曲线里程校正点,及时更新曲线参数库,已便于次月检查。󠄐󠄹󠅀󠄪󠄡󠄨󠄞󠄢󠄢󠄣󠄞󠄡󠄧󠄢󠄞󠄢󠄣󠄢󠄬󠅒󠅢󠄟󠄮󠄐󠅅󠄹󠄴󠄪󠄾󠅟󠅤󠄐󠄼󠅟󠅗󠅙󠅞󠄬󠅒󠅢󠄟󠄮󠇘󠆭󠆘󠇙󠆝󠅵󠇗󠆭󠆁󠄐󠇗󠅹󠅸󠇖󠆍󠅳󠇖󠅹󠅰󠇖󠆌󠅹󠄬󠅒󠅢󠄟󠄮
再将该曲线报表,提供给所属工区,让其利用报表进行现场正矢点的标记,已便提高现场整治病害的准确度。󠄐󠄹󠅀󠄪󠄡󠄨󠄞󠄢󠄢󠄣󠄞󠄡󠄧󠄢󠄞󠄢󠄣󠄢󠄬󠅒󠅢󠄟󠄮󠄐󠅅󠄹󠄴󠄪󠄾󠅟󠅤󠄐󠄼󠅟󠅗󠅙󠅞󠄬󠅒󠅢󠄟󠄮󠇘󠆭󠆘󠇙󠆝󠅵󠇗󠆭󠆁󠄐󠇗󠅹󠅸󠇖󠆍󠅳󠇖󠅹󠅰󠇖󠆌󠅹󠄬󠅒󠅢󠄟󠄮
3 正线岔区单元轨道检查仪数据分析重点
3.1 现场标记
如同检查曲线一样,岔区单元检查,也需要在现场进行标记,标记内容:
- 进出站信号机(出发信号机可用同一名称)
- 前顺坡接头(标记为岔前接头)
- 尖轨尖端
- 尖轨跟端
- 岔前接头(标记为叉心接头)
- 进咽喉(在即将推入过岔角铁通过有害空间前)
- 出咽喉(在完全推离过岔角铁后)
- 岔后接头(标记为叉心接头)
3.2 输出压缩报表
因正线岔区均为Ⅲ型枕,且枕间距为0.625米,故我们输出的数据压缩率为0.625米/点,以此对应岔枕位置,输出的报表,一行数据即为一根轨枕,也方便道岔病害的勾画。
3.3 制作道岔检查记录本
因道岔检查记录本我们只需要实际里程,所以标示里程一列删除,因为里程显示为公里,所以我们保存至小数点后四位,也就是米后1位小数。因轨距和轨距变化率牵扯到改道数据,我们保持1位小数。因现场检查水平、高低、轨向不能精确到零点几米,所以我们保留整数。因为我们仅检查岔区直股,所以正矢2列我们也删除,最后一列我们添加一列用于标记道岔各部位,以方便查看和病害勾画
如下图,我们可以结合输出的缺陷报表,对应将道岔各部标记填入道岔检查记录本,病害可从岔前接头开始向叉心方向数,以确定病害是从几位枕至几位枕。󠄐󠄹󠅀󠄪󠄡󠄨󠄞󠄢󠄢󠄣󠄞󠄡󠄧󠄢󠄞󠄢󠄣󠄢󠄬󠅒󠅢󠄟󠄮󠄐󠅅󠄹󠄴󠄪󠄾󠅟󠅤󠄐󠄼󠅟󠅗󠅙󠅞󠄬󠅒󠅢󠄟󠄮󠇘󠆭󠆘󠇙󠆝󠅵󠇗󠆭󠆁󠄐󠇗󠅹󠅸󠇖󠆍󠅳󠇖󠅹󠅰󠇖󠆌󠅹󠄬󠅒󠅢󠄟󠄮
尖轨部位:我们对尖轨反位的道岔,人工删除尖轨及其前后5米的轨向数据,并在标记一栏填入“尖轨反位”的字样;对尖轨部位小轨距存在竖切离缝、顶铁离缝的,我们同样在标记一栏进行填写。󠄐󠄹󠅀󠄪󠄡󠄨󠄞󠄢󠄢󠄣󠄞󠄡󠄧󠄢󠄞󠄢󠄣󠄢󠄬󠅒󠅢󠄟󠄮󠄐󠅅󠄹󠄴󠄪󠄾󠅟󠅤󠄐󠄼󠅟󠅗󠅙󠅞󠄬󠅒󠅢󠄟󠄮󠇘󠆭󠆘󠇙󠆝󠅵󠇗󠆭󠆁󠄐󠇗󠅹󠅸󠇖󠆍󠅳󠇖󠅹󠅰󠇖󠆌󠅹󠄬󠅒󠅢󠄟󠄮
咽喉部位:对咽喉部位,因角铁影响,我们人工删除咽喉部位的轨距及轨距变化率数据;同时,对现场复核因角铁影响的咽喉部位高低、轨向等假病害进行删除,并填入人工复核数据进行修正。󠄐󠄹󠅀󠄪󠄡󠄨󠄞󠄢󠄢󠄣󠄞󠄡󠄧󠄢󠄞󠄢󠄣󠄢󠄬󠅒󠅢󠄟󠄮󠄐󠅅󠄹󠄴󠄪󠄾󠅟󠅤󠄐󠄼󠅟󠅗󠅙󠅞󠄬󠅒󠅢󠄟󠄮󠇘󠆭󠆘󠇙󠆝󠅵󠇗󠆭󠆁󠄐󠇗󠅹󠅸󠇖󠆍󠅳󠇖󠅹󠅰󠇖󠆌󠅹󠄬󠅒󠅢󠄟󠄮
对进站道岔前的曲线数据:因压缩报表是以实际值输出的,故删除曲线部位及向外延伸5米的轨向值及水平(超高)值。󠄐󠄹󠅀󠄪󠄡󠄨󠄞󠄢󠄢󠄣󠄞󠄡󠄧󠄢󠄞󠄢󠄣󠄢󠄬󠅒󠅢󠄟󠄮󠄐󠅅󠄹󠄴󠄪󠄾󠅟󠅤󠄐󠄼󠅟󠅗󠅙󠅞󠄬󠅒󠅢󠄟󠄮󠇘󠆭󠆘󠇙󠆝󠅵󠇗󠆭󠆁󠄐󠇗󠅹󠅸󠇖󠆍󠅳󠇖󠅹󠅰󠇖󠆌󠅹󠄬󠅒󠅢󠄟󠄮
同步,我们在2、3级超限报表中,注明病害峰值降低的原因,以确保道岔检查记录本的真实性及有效性。󠄐󠄹󠅀󠄪󠄡󠄨󠄞󠄢󠄢󠄣󠄞󠄡󠄧󠄢󠄞󠄢󠄣󠄢󠄬󠅒󠅢󠄟󠄮󠄐󠅅󠄹󠄴󠄪󠄾󠅟󠅤󠄐󠄼󠅟󠅗󠅙󠅞󠄬󠅒󠅢󠄟󠄮󠇘󠆭󠆘󠇙󠆝󠅵󠇗󠆭󠆁󠄐󠇗󠅹󠅸󠇖󠆍󠅳󠇖󠅹󠅰󠇖󠆌󠅹󠄬󠅒󠅢󠄟󠄮
最后,我们将超限病害用不同标记的颜色涂出来,即可录入本岔区的超限病害了。󠄐󠄹󠅀󠄪󠄡󠄨󠄞󠄢󠄢󠄣󠄞󠄡󠄧󠄢󠄞󠄢󠄣󠄢󠄬󠅒󠅢󠄟󠄮󠄐󠅅󠄹󠄴󠄪󠄾󠅟󠅤󠄐󠄼󠅟󠅗󠅙󠅞󠄬󠅒󠅢󠄟󠄮󠇘󠆭󠆘󠇙󠆝󠅵󠇗󠆭󠆁󠄐󠇗󠅹󠅸󠇖󠆍󠅳󠇖󠅹󠅰󠇖󠆌󠅹󠄬󠅒󠅢󠄟󠄮
4 常见问题及处理
4.1 版本不兼容
如出现版本不兼容时,所打开的数据软件就会出现无法查看的波形。󠄐󠄹󠅀󠄪󠄡󠄨󠄞󠄢󠄢󠄣󠄞󠄡󠄧󠄢󠄞󠄢󠄣󠄢󠄬󠅒󠅢󠄟󠄮󠄐󠅅󠄹󠄴󠄪󠄾󠅟󠅤󠄐󠄼󠅟󠅗󠅙󠅞󠄬󠅒󠅢󠄟󠄮󠇘󠆭󠆘󠇙󠆝󠅵󠇗󠆭󠆁󠄐󠇗󠅹󠅸󠇖󠆍󠅳󠇖󠅹󠅰󠇖󠆌󠅹󠄬󠅒󠅢󠄟󠄮
一般我们选择安装纯净版的XP系统,便可全部兼容轨道检查仪数据分析软件。󠄐󠄹󠅀󠄪󠄡󠄨󠄞󠄢󠄢󠄣󠄞󠄡󠄧󠄢󠄞󠄢󠄣󠄢󠄬󠅒󠅢󠄟󠄮󠄐󠅅󠄹󠄴󠄪󠄾󠅟󠅤󠄐󠄼󠅟󠅗󠅙󠅞󠄬󠅒󠅢󠄟󠄮󠇘󠆭󠆘󠇙󠆝󠅵󠇗󠆭󠆁󠄐󠇗󠅹󠅸󠇖󠆍󠅳󠇖󠅹󠅰󠇖󠆌󠅹󠄬󠅒󠅢󠄟󠄮
4.2 曲线输出报表头尾里程与实际检测头尾里程有误差
这是因为,我们采用曲线平移功能,将曲线整体平移所致,此过程需要多次平移,才能使输出的曲线报表中,头尾里程与计划里程一致,但曲线报表表头里程相错较大,工作量较大。此问题多为曲线推行过程中,未进行里程校正所致。󠄐󠄹󠅀󠄪󠄡󠄨󠄞󠄢󠄢󠄣󠄞󠄡󠄧󠄢󠄞󠄢󠄣󠄢󠄬󠅒󠅢󠄟󠄮󠄐󠅅󠄹󠄴󠄪󠄾󠅟󠅤󠄐󠄼󠅟󠅗󠅙󠅞󠄬󠅒󠅢󠄟󠄮󠇘󠆭󠆘󠇙󠆝󠅵󠇗󠆭󠆁󠄐󠇗󠅹󠅸󠇖󠆍󠅳󠇖󠅹󠅰󠇖󠆌󠅹󠄬󠅒󠅢󠄟󠄮
如何消除此问题:将量尺移动至直缓或缓直点里程位置,点击曲线参数输入按钮,选择对应的直缓或缓直,刷新即可。󠄐󠄹󠅀󠄪󠄡󠄨󠄞󠄢󠄢󠄣󠄞󠄡󠄧󠄢󠄞󠄢󠄣󠄢󠄬󠅒󠅢󠄟󠄮󠄐󠅅󠄹󠄴󠄪󠄾󠅟󠅤󠄐󠄼󠅟󠅗󠅙󠅞󠄬󠅒󠅢󠄟󠄮󠇘󠆭󠆘󠇙󠆝󠅵󠇗󠆭󠆁󠄐󠇗󠅹󠅸󠇖󠆍󠅳󠇖󠅹󠅰󠇖󠆌󠅹󠄬󠅒󠅢󠄟󠄮
4.3 超限报表中漏病害的问题
在日常分析中,经常发生2级病害报表里有的病害,在3级病害报表里却不显示,而数据分析人员直接点击分级独立输出2、3级超限报表,造成漏病害的问题也不在少数,那么该如何避免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报表输出的原理。
(1)病害等级划分原理
1级(作业验收):波形首次达到1级超限标准线,到再一次达到1级超限标准线,两点间的即为1级病害。󠄐󠄹󠅀󠄪󠄡󠄨󠄞󠄢󠄢󠄣󠄞󠄡󠄧󠄢󠄞󠄢󠄣󠄢󠄬󠅒󠅢󠄟󠄮󠄐󠅅󠄹󠄴󠄪󠄾󠅟󠅤󠄐󠄼󠅟󠅗󠅙󠅞󠄬󠅒󠅢󠄟󠄮󠇘󠆭󠆘󠇙󠆝󠅵󠇗󠆭󠆁󠄐󠇗󠅹󠅸󠇖󠆍󠅳󠇖󠅹󠅰󠇖󠆌󠅹󠄬󠅒󠅢󠄟󠄮
长度为首次达到1级超限标准线A点,到再次达到1级超限标准线B点之间的长度AB。󠄐󠄹󠅀󠄪󠄡󠄨󠄞󠄢󠄢󠄣󠄞󠄡󠄧󠄢󠄞󠄢󠄣󠄢󠄬󠅒󠅢󠄟󠄮󠄐󠅅󠄹󠄴󠄪󠄾󠅟󠅤󠄐󠄼󠅟󠅗󠅙󠅞󠄬󠅒󠅢󠄟󠄮󠇘󠆭󠆘󠇙󠆝󠅵󠇗󠆭󠆁󠄐󠇗󠅹󠅸󠇖󠆍󠅳󠇖󠅹󠅰󠇖󠆌󠅹󠄬󠅒󠅢󠄟󠄮
峰值为AB两点间的最大超限峰值O。󠄐󠄹󠅀󠄪󠄡󠄨󠄞󠄢󠄢󠄣󠄞󠄡󠄧󠄢󠄞󠄢󠄣󠄢󠄬󠅒󠅢󠄟󠄮󠄐󠅅󠄹󠄴󠄪󠄾󠅟󠅤󠄐󠄼󠅟󠅗󠅙󠅞󠄬󠅒󠅢󠄟󠄮󠇘󠆭󠆘󠇙󠆝󠅵󠇗󠆭󠆁󠄐󠇗󠅹󠅸󠇖󠆍󠅳󠇖󠅹󠅰󠇖󠆌󠅹󠄬󠅒󠅢󠄟󠄮
2级(经常保养):波形首次达到2级超限标准线,到再一次达到2级超限标准线,两点间的即为2级病害。󠄐󠄹󠅀󠄪󠄡󠄨󠄞󠄢󠄢󠄣󠄞󠄡󠄧󠄢󠄞󠄢󠄣󠄢󠄬󠅒󠅢󠄟󠄮󠄐󠅅󠄹󠄴󠄪󠄾󠅟󠅤󠄐󠄼󠅟󠅗󠅙󠅞󠄬󠅒󠅢󠄟󠄮󠇘󠆭󠆘󠇙󠆝󠅵󠇗󠆭󠆁󠄐󠇗󠅹󠅸󠇖󠆍󠅳󠇖󠅹󠅰󠇖󠆌󠅹󠄬󠅒󠅢󠄟󠄮
长度为首次达到2级超限标准线A点,到再次达到2级超限标准线B点之间的长度AB。󠄐󠄹󠅀󠄪󠄡󠄨󠄞󠄢󠄢󠄣󠄞󠄡󠄧󠄢󠄞󠄢󠄣󠄢󠄬󠅒󠅢󠄟󠄮󠄐󠅅󠄹󠄴󠄪󠄾󠅟󠅤󠄐󠄼󠅟󠅗󠅙󠅞󠄬󠅒󠅢󠄟󠄮󠇘󠆭󠆘󠇙󠆝󠅵󠇗󠆭󠆁󠄐󠇗󠅹󠅸󠇖󠆍󠅳󠇖󠅹󠅰󠇖󠆌󠅹󠄬󠅒󠅢󠄟󠄮
峰值为AB两点间的最大超限峰值O。󠄐󠄹󠅀󠄪󠄡󠄨󠄞󠄢󠄢󠄣󠄞󠄡󠄧󠄢󠄞󠄢󠄣󠄢󠄬󠅒󠅢󠄟󠄮󠄐󠅅󠄹󠄴󠄪󠄾󠅟󠅤󠄐󠄼󠅟󠅗󠅙󠅞󠄬󠅒󠅢󠄟󠄮󠇘󠆭󠆘󠇙󠆝󠅵󠇗󠆭󠆁󠄐󠇗󠅹󠅸󠇖󠆍󠅳󠇖󠅹󠅰󠇖󠆌󠅹󠄬󠅒󠅢󠄟󠄮
3级(临时补修):波形首次达到3级超限标准线,到再一次达到3级超限标准线,两点间的即为3级病害。󠄐󠄹󠅀󠄪󠄡󠄨󠄞󠄢󠄢󠄣󠄞󠄡󠄧󠄢󠄞󠄢󠄣󠄢󠄬󠅒󠅢󠄟󠄮󠄐󠅅󠄹󠄴󠄪󠄾󠅟󠅤󠄐󠄼󠅟󠅗󠅙󠅞󠄬󠅒󠅢󠄟󠄮󠇘󠆭󠆘󠇙󠆝󠅵󠇗󠆭󠆁󠄐󠇗󠅹󠅸󠇖󠆍󠅳󠇖󠅹󠅰󠇖󠆌󠅹󠄬󠅒󠅢󠄟󠄮
长度为首次达到3级超限标准线A点,到再次达到3级超限标准线B点之间的长度AB。󠄐󠄹󠅀󠄪󠄡󠄨󠄞󠄢󠄢󠄣󠄞󠄡󠄧󠄢󠄞󠄢󠄣󠄢󠄬󠅒󠅢󠄟󠄮󠄐󠅅󠄹󠄴󠄪󠄾󠅟󠅤󠄐󠄼󠅟󠅗󠅙󠅞󠄬󠅒󠅢󠄟󠄮󠇘󠆭󠆘󠇙󠆝󠅵󠇗󠆭󠆁󠄐󠇗󠅹󠅸󠇖󠆍󠅳󠇖󠅹󠅰󠇖󠆌󠅹󠄬󠅒󠅢󠄟󠄮
峰值为AB两点间的最大超限峰值O。󠄐󠄹󠅀󠄪󠄡󠄨󠄞󠄢󠄢󠄣󠄞󠄡󠄧󠄢󠄞󠄢󠄣󠄢󠄬󠅒󠅢󠄟󠄮󠄐󠅅󠄹󠄴󠄪󠄾󠅟󠅤󠄐󠄼󠅟󠅗󠅙󠅞󠄬󠅒󠅢󠄟󠄮󠇘󠆭󠆘󠇙󠆝󠅵󠇗󠆭󠆁󠄐󠇗󠅹󠅸󠇖󠆍󠅳󠇖󠅹󠅰󠇖󠆌󠅹󠄬󠅒󠅢󠄟󠄮
超限报表中各类病害显示原理:如下图所示,当点击小车分析软件中的数据报表,相对测量成果报表,超限报表,1级,则超过1级超限值的O、P两点均会在超限报表中显示,而选择“分级独立”后,再输出1级超限报表,则仅显示超过1级超限标准值,而低于2级超限标准值的O,而不显示超过2级超限标准值的P。2级及3级超限报表输出原理同理。󠄐󠄹󠅀󠄪󠄡󠄨󠄞󠄢󠄢󠄣󠄞󠄡󠄧󠄢󠄞󠄢󠄣󠄢󠄬󠅒󠅢󠄟󠄮󠄐󠅅󠄹󠄴󠄪󠄾󠅟󠅤󠄐󠄼󠅟󠅗󠅙󠅞󠄬󠅒󠅢󠄟󠄮󠇘󠆭󠆘󠇙󠆝󠅵󠇗󠆭󠆁󠄐󠇗󠅹󠅸󠇖󠆍󠅳󠇖󠅹󠅰󠇖󠆌󠅹󠄬󠅒󠅢󠄟󠄮
从超限报表分级独立及不分级独立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遗漏病害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在输出2、3级超限报表时,点击了分级独立选项,而我们轨道检查仪的采集是以0.125米/点进行的,而我们在设置标准与规范时,在超限抑制点里填的是8,也就是0.125*8=1(米),所以我们输出的病害数据均为延展长度1米及以上的病害,所以按三角形上窄下宽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出,如果达到2级病害时的延展长度只有1米,那么达到3级病害时的延展长度绝对小于1米,而小于1米延展长度的病害,在超限报表中是不显示的,所以就出现了我们漏病害的问题。󠄐󠄹󠅀󠄪󠄡󠄨󠄞󠄢󠄢󠄣󠄞󠄡󠄧󠄢󠄞󠄢󠄣󠄢󠄬󠅒󠅢󠄟󠄮󠄐󠅅󠄹󠄴󠄪󠄾󠅟󠅤󠄐󠄼󠅟󠅗󠅙󠅞󠄬󠅒󠅢󠄟󠄮󠇘󠆭󠆘󠇙󠆝󠅵󠇗󠆭󠆁󠄐󠇗󠅹󠅸󠇖󠆍󠅳󠇖󠅹󠅰󠇖󠆌󠅹󠄬󠅒󠅢󠄟󠄮
其他问题还有很多,需要大家在日常分析中不断发现,不断学习,规范一套自己的分析方法,形成一种自我闭环,而不是靠上级检查发现,考核后再去改正。󠄐󠄹󠅀󠄪󠄡󠄨󠄞󠄢󠄢󠄣󠄞󠄡󠄧󠄢󠄞󠄢󠄣󠄢󠄬󠅒󠅢󠄟󠄮󠄐󠅅󠄹󠄴󠄪󠄾󠅟󠅤󠄐󠄼󠅟󠅗󠅙󠅞󠄬󠅒󠅢󠄟󠄮󠇘󠆭󠆘󠇙󠆝󠅵󠇗󠆭󠆁󠄐󠇗󠅹󠅸󠇖󠆍󠅳󠇖󠅹󠅰󠇖󠆌󠅹󠄬󠅒󠅢󠄟󠄮
原文出处:
原文名称:课件《轨道检查仪数据分析流程 》󠄐󠄹󠅀󠄪󠄡󠄨󠄞󠄢󠄢󠄣󠄞󠄡󠄧󠄢󠄞󠄢󠄣󠄢󠄬󠅒󠅢󠄟󠄮󠄐󠅅󠄹󠄴󠄪󠄾󠅟󠅤󠄐󠄼󠅟󠅗󠅙󠅞󠄬󠅒󠅢󠄟󠄮󠇘󠆭󠆘󠇙󠆝󠅵󠇗󠆭󠆁󠄐󠇗󠅹󠅸󠇖󠆍󠅳󠇖󠅹󠅰󠇖󠆌󠅹󠄬󠅒󠅢󠄟󠄮
作者信息:不详(疏勒河检查工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