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1.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管内普速铁路道岔大修配合、更换转辙机及安装装置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相关标准。
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管内普速铁路道岔大修配合、更换转辙机及安装装置等作业。
2 更换道岔配合作业流程
2.1 作业目的
严格把控道岔施工源头质量,从前期技术交底、预铺过程控制、预铺验收、施工过程控制、设备复查等方面抓好落实,把工电结合部病害消除在萌芽状态,减少设备故障,提高道岔运用质量,保障行车安全。
2.2 作业流程图
3 主要技术标准
3.1 道岔预铺工电联合验收标准
1.道岔各部框架轨距、道岔转辙部位的轨枕间距符合标准。
2.尖轨、心轨、基本轨的爬行、窜动量不得超过20mm,限位铁两边应有间隙。
3.人工拨动尖轨、心轨,刨切部分应与基本轨、翼轨宏观密贴。心轨、尖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范围内其缝隙不应大于0.5mm,其余部位不应大于1mm。
4.道岔尖轨防跳限位器、各部轨距调整块作用良好。尖轨、心轨底部与滑床台、辊轮间隙符合要求。
5.顶铁齐全,作用良好。
6.间隔铁安装正确。牵引点处通长滑床板和两侧基本轨滑床板间必须采取绝缘隔离连接。
7.组装式绝缘必须使用两段式高强度绝缘,绝缘值测试达标,轨缝标准;绝缘安装位置正确:应设在同一坐标处,当不能设在同一坐标时,其错开距离不应大于2.5m。
3.2 道岔安装标准
1.道岔转换设备安装应方正,电动转辙机机壳纵侧面的两端与直股基本轨垂直距离的偏差:内锁闭道岔不大于10mm;外锁闭道岔不大于5mm。
2.各类型的道岔杆件均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或直股延长线、双开对称道岔股道中心线项垂直。各杆件的两端与基本轨或中心线的垂直偏差:内锁闭道岔的密贴调整杆、表示杆、尖端杆不应大于20mm(象鼻铁固定螺栓应由岔后方向向岔前方向的方式的连接,方便以后的分解检查);外锁闭道岔锁闭杆、表示杆不应大于10mm。
3.外锁闭道岔:外锁闭装置及安装装置应安装方正、平顺;各牵引点尖轨动程和锁闭量定反位两侧应均等,偏差不大于2mm;两侧基本轨上锁闭框的安装孔前后偏差不大于5mm;锁闭框中心及转辙机的动作杆应与锁闭杆成一直线,并与岔枕保持平行。
4.牵引点处道岔动程符合标准:
内锁闭道岔 | ||||||||||||||||
图号 | 设计图号 | 电务图号 | 钢轨 | 岔号 | 木枕/砼枕 | 第一牵引点尖轨动程 | 第二牵引点尖轨动程 | |||||||||
CZ560 | SC330 | S0107 | 60 | 12 | 砼枕 | 180 | 75 | |||||||||
CZ577 | SC390 | 60 | 9 | 砼枕 | 160 | 75 | ||||||||||
专线4147 | CZ207 | 50 | 12 | 砼枕 | 180 | 80 | ||||||||||
专线4198 | CZ255 | 50 | 12 | 砼枕 | 180 | 80 | ||||||||||
CZ2215 | 50 | 12 | 砼枕 | 180 | 75 | |||||||||||
专线4257 | CZ2227 | 50 | 12 | 砼枕 | 160 | 82 | ||||||||||
各种单机牵引道岔 | 木枕/砼枕 | 152 | △ | |||||||||||||
各种ZD型复 式交分道岔 | 双转辙器尖轨动程 | 木枕/砼枕 | 152/147 | |||||||||||||
钝角辙叉活动心轨动程 | 90 | |||||||||||||||
外锁闭道岔 | ||||||||||||||||
道岔型号 | 牵引点 | 动程 | 锁闭量 | 锁闭杆中心工务几何尺寸 | 道岔型号 | 牵引点 | 动程 | 锁闭量 | 锁闭杆中心工务几何尺寸 | |||||||
12号道岔(客专GLC06) | 尖一 | 160±2mm | ≥35mm | 1441mm | GLC0703 | 尖一 | 160mm | ≥30mm | 1438mm | |||||||
尖二 | 91±2mm | ≥20mm | 1497mm | 尖二 | 118mm | ≥20mm | 1467mm | |||||||||
心一 | 123±1mm | ≥35mm | 130mm | 尖三 | 75mm | ≥20mm | 1504mm | |||||||||
心二 | 76mm | ≥20mm | 476mm | 心一 | 100.6mm | ≥30mm | 110.4mm | |||||||||
GLC0601 | 尖一 | 160mm | ≥30mm | 1440mm | 心二 | 55.5mm | ≥20mm | 484mm | ||||||||
尖二 | 91mm | ≥20mm | 1497mm | 18号道岔(灰枕)CZ2537 | 尖一 | 160±5mm | ≥35mm | 1437mm | ||||||||
心一 | 129.9mm | ≥30mm | 129.9mm | 尖二 | 118±5mm | ≥20mm | 1455mm | |||||||||
心二 | 75.9mm | 476mm | 尖三 | 75±5mm | ≥20mm | 1501mm | ||||||||||
GLC0801 | 尖一 | 160mm | ≥30mm | 1440mm | 心一 | 119±3mm | ≥30mm | 117mm | ||||||||
尖二 | 91mm | ≥20mm | 1497mm | 心二 | 71mm | ≥20mm | 447.3mm | |||||||||
心一 | 129.9mm | ≥30mm | 129.9mm | 18号道岔(钢枕)4223 | 尖一 | 160±5mm | ≥35mm | 1438mm | ||||||||
心二 | 75.9mm | 505mm | 尖二 | 122±5mm | ≥20mm | 1462mm | ||||||||||
18号道岔(客专GLC07) | 尖一 | 160±2mm | ≥35mm | 1438mm | 尖三 | 69±5mm | ≥20mm | 1504mm | ||||||||
尖二 | 118±2mm | ≥20mm | 1462mm | 心一 | 98±3mm | ≥30mm | 124mm | |||||||||
尖三 | 71±2mm | ≥20mm | 1504mm | 心二 | 56mm | ≥20mm | 427mm | |||||||||
心一 | 115±1mm | ≥35mm | 124mm | 客专004 | 尖一 | 160±1mm | ≥35mm | 1438mm | ||||||||
心二 | 64mm | ≥20mm | 427mm | 尖二 | 118±1mm | ≥20mm | 1462mm | |||||||||
GLC0702 | 尖一 | 160mm | ≥30mm | 1438mm | 尖三 | 71±1mm | ≥20mm | 1504mm | ||||||||
尖二 | 118mm | ≥20mm | 1462mm | 心一 | 115±1mm | ≥30mm | 123.3mm | |||||||||
尖三 | 71mm | ≥20mm | 1504mm | 心二 | 57±1mm | ≥20mm | 411.6mm | |||||||||
心一 | 115mm | ≥30mm | 123mm | 12号(4249灰枕) | 尖一 | 160±5mm | ≥35mm | 1441mm | ||||||||
心二 | 57mm | ≥20mm | 460mm | 尖二 | 75±5mm | ≥20mm | 1505mm | |||||||||
GLC0704 CZ2620 | 尖一 | 160±1mm | ≥30mm | 1440.1mm | 12号(铁联线钢枕) | 尖一 | 160±5mm | ≥35mm | 1439mm | |||||||
尖二 | 110±1mm | ≥20mm | 1478.1mm | 尖二 | 75±5mm | ≥20mm | 1502mm | |||||||||
尖三 | 60±1mm | ≥20mm | 1527.5mm | SC350 | 尖一 | 145mm | ≥35mm | |||||||||
心一 | 103.7±1mm | ≥30mm | 106mm | 尖二 | 89/84mm | ≥20mm | ||||||||||
心二 | 56.8mm | ≥20mm | 487mm | 心轨 | 80mm | ≥35mm |
5.密贴调整杆、表示杆、尖端杆、第一连接杆及外锁闭装置的锁闭杆、表示杆,其水平方向的两端高低偏差不应大于10mm。
6.各种调整螺扣内外调整余量不得小于10mm。
7.穿越轨底的各种杆件,距轨底的净距离应大于10mm,距离石砟不小于20mm。
8.液压道岔胶管总成外露部分及与槽钢进出口处防护设施齐全,转角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150mm,
9.ZD型道岔摩擦电流:ZD6-D、F、G型转辙机单机使用时,摩擦电流为2.3~2.9A;ZD6-E、J型转辙机双机配套使用时,摩擦电流为2.0~2.5A。
10.ZY型转辙机溢流压力: ZY4、ZY6型溢流压力不大于4.5MPa;ZY(J)7、ZYS7型溢流压力不大于14MPa。
11.开口销加装齐全,大小规格、长短合适且不存在封连轨道的隐患。
3.3 轨道相关标准
1.各种引入线、接续线等安装标准: 940mm的导接线塞钉孔,距鱼尾板的距离为50mm;1200mm的钢轨接续线(电化区段使用50mm2多股镀锌钢绞线)塞钉孔,距鱼尾板的距离为130mm;钢轨上引线孔距鱼尾板距离及两等阻线距离均为100mm;对于道岔直股切割的岔后转极线必须使用两根800A三防跳线以满足回流要求、道岔辙岔处的轨道接续线采用长度合适的跳线。
2.各种线安装时要用冲子从钢轨外侧扩一下,打入钢轨后,塞钉头应透过轨腰,打入深度为露出钢轨1-4mm,塞钉头处用φ30mm圆孔的模板涂白漆进行防水封闭。
3.接续线用卡子固定在鱼尾板螺栓上,将卡子安装在轨缝两侧的中间螺栓上,确保接续线平紧直,多股镀锌钢绞线紧贴鱼尾板,两塞钉外八字45度角安装,转极线钢轨底部用过轨卡子固定。
4.等阻线与轨枕间用水泥墩固定,水泥墩上平面与轨枕面平,等阻线在两钢轨中间、水泥墩与箱盒中间位置并行绑扎。
5.XB箱、扼流变压器基础顶面与钢轨顶面平,扼流变压器与XB箱距离300mm。
6.钢轨绝缘安装位置正确:在道岔区段,设于警冲标内方与警冲标相关的用于分割轨道区段的钢轨绝缘,除双动道岔渡线上的绝缘外,在无动车组运行的线路上,其安装位置距警冲标不得小于3.5m, 有动车组运行的线路上,其安装位置距警冲标不得小于5m;轨道电路的两钢轨绝缘应设在同一坐标处。
7.残压符合标准:在轨道电路分路最不利处所的轨面上,用0.06Ω标准分路电阻线分路时,轨道继电器的交流端电压不大于2.7V,轨道继电器应可靠落下(JZXC-480型交流轨道电路);轨道继电器(含一送多受的其中一个分支的轨道继电器)端电压:97型应不大于7.4V;电子接收器(含一送多受的其中一个分支的电子接收器)的轨道接收端电压应不大于10V,输出端电压为0V(25HZ相敏轨道电路);用0.5Ω标准分路电阻线在轨面上分路时,室内测试轨道继电器的直流电流:线圈串联时,不大于56毫安;线圈并联时,不大于110毫安,继电器应可靠落下,缓放时间不大于0.2秒(驼峰轨道电路)。
8.轨道绝缘电阻带电测试达标:胶结式绝缘接头、粘接式绝缘轨距杆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1MΩ(在线绝缘电阻测试大于20Ω)。
4 作业流程
4.1 更换前的准备
1.调查既有道岔安装(左装、右装)方式,接点闭合方式,交分道岔应调查好定反位和拉入、伸出的位置关系;调查岔后极性绝缘、交分道岔岔前绝缘、菱形交叉渡线绝缘位置,侵限绝缘做好重点标注,核查工务更换道岔后的型号以及道岔是否位移而造成的绝缘位置以及相应等阻线,箱盒、信号机、电缆等信号设备的变化;核查既有电缆使用情况、电缆盒端子使用情况;核查室内继电器、组合、分线盘是否满足施工需要;核查电源屏、断路器容量是否满足施工需要等。
2.调查并购置所需材料:核查拟更换道岔原先及新上工务图号、电务图号、相应转辙机类型及安装装置,新上道岔设备是否满足当前安全生产需求,与主管领导、工务部门、设计及时沟通,做好更改后的施工调查及器材准备;及时了解工务更换道岔的施工时间、顺序及步骤,审核更换道岔施工电务影响范围,组织好配合施工队伍,按文件要求招标组织好民工队伍的培训、考核;及时定购更换道岔施工所需器材,包括转辙机、安装装置、缺口视频、微机监测(根据修改需要)、及各种接续线、引接线、绝缘、固定卡、电缆、箱盒、断路器、继电器、道岔组合等。
3.根据调查情况提前制作箱盒配线表、转辙机电路图,打印并塑封。若开通时需要过渡,同时应制定过渡配线表。
4.道岔大修的新转辙机必须先入所检修(电液转辙机可直接上道使用),对随机配备的手摇把必须统一发送至检修车间入库保管、砸号并检查核对入库数量和随机配件数量相符,不得遗漏、差错,车间负责对施工所用手摇把的管理,实行专人管理,录入台帐,取出及收回进行签字确认,施工完毕后按相关文件要求纳入工区手摇把管理。进所转辙机检修完毕由所使用车间主管工程师、工区工长和检修车间主管工程师、电机工区工长共同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准出所上道使用。
5.更换安装装置及转辙机作业
(1)如果道岔两岔枕之间有连接支撑铁板,要提前拆除或把连接铁板一侧固定螺栓拆掉,为更换道岔施工中进行方枕提供便利条件。
(2)提前对需拆卸的各部螺栓注油养护;对杆件下、转辙机下的石碴进行清理。
4.2 道岔预铺
1.应会同工务确立道岔预铺地点,确保道岔预铺后方便安装电务设备且安装后不超限。
2.工务在道岔预铺完毕后按下表进行工电联合验收,验收完毕工电双方共同签字。
序号 | 道岔号码 | 工务轨距 | 尖轨基本轨状态 | 工务配 件齐全 | 岔枕间距 | 开程达标 | 绝缘安装标准 | 电务签认 | 工务签认 | 备注 |
1 | ||||||||||
2 |
3.对存在的结合部问题,应向工务下发配合通知单按标准进行整治,严禁病害道岔上道。
4.3 电务设备安装及调试
4.3.1 道岔设备安装
工电联合验收完毕后方准进行电务设备安装,安装电务设备前必须先调查安装后是否超限,确认不超限后方准安装。
对于电务安装位置超限的道岔,必须在天窗修时间内进行安装、调试,完毕后及时拆除侵限的设备。
安装时确保符合以下标准:
1.道岔转换设备安装应方正,符合标准。
2.各类型的道岔杆件均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或直股延长线、双开对称道岔股道中心线项垂直。各杆件的两端与基本轨或中心线的垂直偏差符合标准。
3.外锁闭道岔:外锁闭装置及安装装置应安装方正、平顺;各牵引点尖轨动程和锁闭量定反位两侧应均等;两侧基本轨上锁闭框的安装孔前后偏差不大于标准;锁闭框中心及转辙机的动作杆应与锁闭杆成一直线,并与岔枕保持平行。
4.牵引点处道岔动程符合标准。
5.密贴调整杆、表示杆、尖端杆、第一连接杆及外锁闭装置的锁闭杆、表示杆,其水平方向的两端高低偏差符合标准。
6.各种调整螺扣内外调整余量合适。
7.采用角钢安装的道岔,安装前应对长角钢L铁站螺栓的眼孔进行肥边清理,避免铁屑损坏绝缘管。角钢L铁与钢轨轨腰密靠无缝隙,若有间隙应用铁垫片垫实。
8.液压转辙机在安装调试时应对液压系统的空气排除干净:打开遮断器用手摇把使手摇电液转辙机转换数次,排掉系统中的空气。排气方法:第一步,双点牵引时先连接一根油管并将连接付机的一端松开,手摇电机旋转方向应与此油管的连接方向一致,直至有液压油溢出,然后将接头紧固。同理将另一根油管接上即可,多点牵引时方法相同;第二步,松开油标螺栓,在手摇电机时松紧溢流阀,使空气从油箱中排出;单点牵引时执行第二步。
9.安装装置及各类杆件的绝缘安装正确、不遗漏、不破损,绝缘值测试达标。
10.道岔杆件预装(双杆转辙机):从岔尖方向面向尖轨,转辙机侧的方钢应为后方钢、非转辙机侧的方钢应为前方钢;长密贴动作调整杆象鼻铁面向岔前(既安装在非转辙机侧的前方钢上)、密贴动作短调整杆象鼻铁面向岔后(既安装在转辙机侧的后方钢上);尖端杆长L铁应连接短表示连接杆(既安装在转辙机侧的后方钢尖轨上)、短L铁应连接长表示连接杆(既安装在非转辙机侧的前方钢尖轨上);尖端杆调整活接头应分别安装在第一、四撇尖轨方向、尖端杆调整死接头应分别安装在第二、三撇尖轨方向。
4.3.2 各种接续线的安装
1.对需安装的各种引入线、接续线等要按照标准使用和号眼;对于道岔直股切割的岔后转极线必须使用两根800A三防跳线以满足回流要求、道岔辙岔处的轨道接续线采用长度合适的跳线,标注钻孔位置。
2.塞钉孔要由钢轨外侧向内侧钻,使用标准钻头钻在轨腰的中间,工务钻孔后必须按照标准及时安装各种线,安装时用冲子从钢轨外侧扩一下防止塞钉堆边,塞钉头打入钢轨之前必须浸导电润滑油,打入钢轨后,塞钉头应透过轨腰,打入深度合适,塞钉头处用φ30mm圆孔的模板涂白漆进行防水封闭。对于不能及时安装接续线的,要用黄油封堵以免生锈。
3.在轨缝两侧的中间螺栓上,用2个专用卡子把接续线固定在鱼尾板上,确保接续线平紧直,多股镀锌钢绞线应紧贴鱼尾板,两塞钉外八字45度角安装,转极线必须用4个过轨卡子固定。
4.3.3 试验
1.电缆盒放置配线表、转辙机电路图,再次确认电缆配线图实相符,贯通电缆必须导通。
2.利用道岔试验组合对道岔进行试验,ZD型道岔做好摩擦电流、液压转辙机做好溢流的测试和调整。
3.凡是新铺设电缆的,必须在电缆盒处用正式线把和新转辙机连接,在分线盘处用试验组合进行扳动试验。
4.应加强转辙机内、外缺口的检查核对,必须调整一致。
5.道岔调试完毕后,必须拆除转辙机的动作杆、表示杆和外杆件的连接,以免新道岔纵移时损伤电机和杆件,把转辙机摇到拉入位置,对外动作杆、表示杆等用4.0mm铁丝和基本轨进行固定。
4.4 施工中关键环节的把控
在施工过程中,室内驻站人员要时刻监控显示器(控制台)的显示,若出现施工封锁以外的错误表示,要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进行检查处理;施工过程中加强民工的管理,每位民工由谁负责防护监控,谁来核查民工信息及上岗证方案中都要有体现。
4.4.1 施工前现场调查
1.和工务共同对新轨排走形路线进行前期调查,确认需下落的设备,制定下落方案;若信号机需要拆卸机构,应提前对机构固定螺栓注油、测量好下落设备的建筑接近限界。
2.新道岔位置和原有道岔的位置是否一致、道岔电缆盒是否需要移动、原有蛇管(线把)长度是否合适。
3.核对施工的具体封锁地点,确认“两横一纵”临时回流线加装位置、需携带的材料。
4.对更换道岔需用挖掘机的地点,确认电缆径路,应提前挖探沟。
4.4.2 施工中
1.应有专人负责下落设备的监控
(1)下落时:先测量下落设备的建筑限界;基础的开挖不能硬刨,防止电缆损伤;只有电缆全部挖出后方准移动箱盒,防止电缆脱落;箱盒下落时电缆不要硬弯,防止电缆折损;在轨排走形过程中防止踩踏箱盒的下部管;信号机拆除机构时,要打开箱盒、机构,提前检查内配线长度是否合适,只有备量富裕时方准拆除机构。
(2)施工后恢复:XB箱、扼流变压器基础顶面与钢轨顶面平,扼流变压器与XB箱距离300mm;等阻线与轨枕间用水泥墩固定,水泥墩上平面与轨枕面平,等阻线在两钢轨中间、水泥墩与箱盒中间位置并行绑扎;检查箱内配线是否有电缆下垂;检查测试建筑限界确保和下落前一致。
(3)复查测试:室内值班人员通过微机监测检查下落设备的电器特性;信号机需开放信号试验。
2.施工过程
(1)道岔组
①给点后,应记好道岔断电时的位置,室内断开道岔动作、表示、视频缺口电源,拆除既有道岔安装装置、视频缺口装置,防护好电机接插件的插头;对于更换新配线的,拆旧时必须注意电缆盒电缆配线,防止电缆头跳起。
②工务挖掘机作业时,应有专人负责监控,做好电缆防护(应提前调查好电缆尤其是过道电缆的位置)。
③工务横移新道岔时,应看管好道岔蛇管、油管、电缆盒及弯头,让工务好对电务设备做好防护,防止轨排塌架时砸毁;应提前调查测量好转辙机位置,注意清理电机安装装置及托盘下的石碴,保证道岔下落时电务设备的安全。
④工务拉入道岔后,应先连接道岔配线,手摇转辙机和断电前的位置一致,室内送表示电源,检查表示是否良好,若是单动道岔,室内转换2DQJ位置,同时手摇转辙机到另一个位置,检查表示是否良好,此时可以进行断表示的联锁试验。
⑤连接安装道岔动作杆,在工务对新道岔打点、水平找好后,手摇道岔进行密贴调整,密贴调整好后,再连接表示杆进行伸出缺口调整(应先把转辙机内表示杆拉出,松开尖端杆缺口调整螺母,连接内外表示杆后再进行缺口微调)
⑥具备联锁试验条件时,室内人员送动作电源,对道岔进行定、反位扳动试验;对每组道岔进行顺向、断接点、断安全接点扳动试验;4mm不锁闭、2mm锁闭(内锁闭道岔)试验(室外人员核对位置时:必须一人核对,一人复核,专人回答室内的呼喊,回答室内时不允许说定位、反位,只能回答顺什么股道或XX号道岔);ZD型道岔摩擦电流试验;液压转辙机溢流试验(溢流压力应调整为工作压力的1.1~1.3倍,一般不超过技术指标的规定)。
⑦监督工务对尖轨处特别是牵引点处必须填实干净石碴,在道床捣固稳实后,对道岔进行细调整。有条件时让工务对道岔牵引点处用强捣器对道床进行加固。
⑧对安装装置绝缘进行带电测试。
⑨进行视频缺口监督装置的调试,确保实际缺口和报警装置一致。
⑩穿越轨底的各种杆件,距轨底的净距离应大于10mm,距离石砟不小于20mm;检查各部开口销加装齐全,大小规格、长短合适且不存在封连轨道的隐患。液压道岔胶管总成外露部分及与槽钢进出口处防护设施齐全,转角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150mm,进出口端应留有足够余量以避免列车震动受力,防护管槽处于牵引点中间,用三个支撑牢固固定。
(2)更换双杆转辙机及安装装置
①旧装置全部拆除后,首先把新杆件按长密贴调整杆、短密贴调整杆、长表示连接杆、短表示连接杆顺序依次放入道档便于后序安装;用撬棍拨动尖轨测量前后方钢处的开程(前方钢的开程应为152mm、后方钢的开程应为147mm),不标准的应进行调整。
②同时依次安装转辙机固定托盘、转辙机,所有固定螺丝紧固到弹簧垫圈不要使劲,测量两轨枕的间距,依据道岔标准进行方枕,防止动作杆、表示杆碰枕木。方枕后抓紧对所有螺栓进行紧固,防止回缩。
转辙机、电缆盒配线连接安装完毕后,可不连接外部设备先进行转辙机扳动试验。
③各杆件连接完毕后,先手摇转辙机进行密贴的调整,可用撬棍拨密尖轨,再跟紧密贴调整螺母,能大大缩短调整时间。然后进行道岔尖端杆连接(连接时先把四个L铁固定螺丝进行紧固,使调整接头销孔调整到与1、4尖轨L铁销孔对齐,把调整接头向回调整半圈或一圈,然后松开1、4尖轨L铁固定螺丝,使调整接头销孔与1、4尖轨L铁销孔对齐销子连接好,再紧固1、4尖轨L铁固定螺丝,确保调整的尖端杆比方钢要短,不参与密贴调整,道岔表示缺口不易变化),然后分别调整调整主副缺口。
第二、三撇尖轨的L铁固定螺栓不要用错,防止道岔搬动时封连。
(3)轨道组
①给点后检查确认工务“两横一纵”临时回流线加装位置正确、加装封连良好,室内人员测试电压符合标准后,方准通知工务施工负责人可以锯轨、电务人员方准拆除等阻线(拆除等阻线时要记好长、短等线的位置,防止安装时相位交叉不对)。
②安装绝缘时,必须全程盯控:检查工务钢轨接头横截面平齐光洁、轨顶进行倒角;清除干净钻孔时的铁屑;鱼尾板无锐利毛刺;扣件弹条不碰鱼尾板;绝缘采用高强度两段式绝缘。
③对需安装的各种引入线、接续线等按照标准且全部双套化;道岔辙岔处的轨道接续线采用长度合适的跳线。
④塞钉孔要由钢轨外侧向内侧钻,安装时用冲子从钢轨外侧扩一下,塞钉头打入钢轨之前必须浸导电润滑油,打入钢轨后,塞钉头应透过轨腰,打入深度合适,塞钉头处用φ30mm圆孔的模板涂白漆进行防水封闭。
⑤接续线用卡子固定在鱼尾板螺栓上,将卡子安装在轨缝两侧的中间螺栓上,确保接续线平紧直,多股镀锌钢绞线紧贴鱼尾板,两塞钉外八字45度角安装。
⑥等阻线用水泥墩固定,水泥墩上平面与轨枕面平;等阻线在两钢轨中间、水泥墩与箱盒中间位置并行绑扎,长线过钢轨底部用过轨卡子固定。
⑦确认各钢轨绝缘安装位置正确。
⑧确认各部引入线、接续线安装完毕后方准通知工务拆除“两横一纵”临时回流线,通知室内人员对轨道电压测试及对微机监测数据进行更换前后比分析。对轨道残压(流)测试,对于超标的按规定进行登记明示。
⑨轨道绝缘电阻带电测试达标。
(4)检查转辙机、轨道箱盒加锁,道岔扳动试验良好,室内值班人员确认各曲线良好;现场工具、材料清理完毕;所有作业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后,方准销记开通。
4.5 施工后的复查
1.道岔轧道后需及时进行复查(要提前编制新铺设道岔的点外复查作业计划),重点对各部螺栓全面紧固、道岔外缺口的检查、各部开口销齐全标准无封连、尖轨是否翘头等点外作业项目检查。
2.对道岔结合部问题全面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下发配合通知单进行整治。
3.新开通及更换完主要部件的道岔,应合理编制天窗修计划,做到第一周每天检查一次、第二至四周每周检查一次、一月后(道岔运用正常后)纳入到正常的维修。
4.各级应在道岔更换后一周内加强信号集中监测的浏览分析:工区每天不少于四次、检修整治工区每天不少于两次、电务段动态检测室分析员每天不少于一次,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并按规定处理。
4.6 施工后的设备备品及应急等相关器材的配备
因道岔大修项目无备品备件的预算,在保证道岔转辙设备安全生产有序可控的前提下,按施工前对各站备品的配备需要进行段统筹安排,配备后段、车间、工区做好台帐,专人管理,同时报调度中心备案。
4.7 作业过程中各级把控重点
4.7.1 段把控重点
1.更换前的准备
⑴调查既有道岔安装方式;核查既有电缆使用情况;核查室内继电器、组合、分线盘、电源屏、断路器容量等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⑵调查并购置所需材料。
⑶新转辙机入所检修。
2.施工中关键环节的把控
⑴施工过程中加强业务外包作业人员的管理。
⑵核对施工的具体封锁地点,确认“两横一纵”临时回流线加装位置。
⑶下落设备的监控及施工后的恢复。
⑷工务挖掘机作业时电缆监控防护。
⑸联锁试验。
⑹开通销记前人员、器材的检查。
3.施工后的复查
段动态检测室加强新开通道岔信号集中监测的浏览分析,发现隐患及时通知并按规定处理。
4.7.2 车间把控重点
1.更换前的准备
⑴调查既有道岔安装方式;调查各种绝缘的位置;核查既有电缆使用情况、电缆盒端子使用情况。
⑵根据调查情况提前制作箱盒配线表、转辙机电路图,打印并塑封。若开通时需要过渡,同时应制定过渡配线表。
⑶把好新转辙机的出所质量关。
2.道岔预铺
⑴工务在道岔预铺完毕后按段要求进行工电联合验收,并保存好验收资料。对存在的结合部问题,应向工务下发配合通知单按标准进行整治,严禁病害道岔上道。
⑵安装电务设备前必须先调查安装后是否超限。
⑶安装时必须确保轨道、道岔符合各项技术标准。
⑷把好预铺道岔的试验关,尤其是新铺设电缆的,必须在电缆盒处用正式线把和新转辙机连接,在分线盘处用试验组合进行扳动试验。
3.封锁施工
⑴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业务外包作业人员的管理和监控。
⑵对新轨排走形路线进行前期调查,确认需下落的设备,制定下落方案;施工中落实好专人对下落设备的监控和恢复。
⑶提前确认核对施工的具体封锁地点和加装临时回流线的位置。
⑷挖掘机作业时,做好电缆防护。
⑸工务横移新道岔时,加强电务设备的监控。
⑹各种绝缘的安装及带电测试。
⑺联锁试验。
⑻开通后的复查。
4.7.3 工区把控重点
1.更换前的准备
⑴调查所需材料。
⑵根据调查情况提前制作箱盒配线表、转辙机电路图,打印并塑封。
⑶新转辙机出所验收。
⑷更换安装装置及转辙机作业时,前期准备。
2.道岔预铺
⑴按照标准对道岔、各种线、绝缘进行预装。
⑵提前制作配线表、转辙机电路图。
⑶预铺道岔试验时进行各种特性的测试调整。
3.封锁施工
⑴要时刻监控显示器(控制台)的显示,盯控好施工影响范围。
⑵调查并落实好下落设备的作业、恢复;提前确认挖掘机施工地段的电缆走向。
4.施工后的复查
⑴新开通及更换完主要部件的道岔,应合理编制天窗修计划,做到第一周每天检查一次、第二至四周每周检查一次、一月后(道岔运用正常后)纳入到正常的维修。
⑵加强信号集中监测的浏览分析:第一周每天不少于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