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护轨的作用
护轨又称为护轮轨,它的作用是当机车车辆在桥头或桥上脱轨时,护轨可将脱轨车轮引导并限制在护轨与基本轨之间的轮缘槽内继续顺桥滚出,以免机车车辆向旁侧偏离,撞击桥梁或自桥上坠下造成严重事故。此外,也有可能帮助已脱轨的车轮重新爬上基本轨,因此它是桥上重要的安全设施。
2 铺设条件
(1)桥长大于50m的有砟桥面及无砟无枕桥梁,桥长大于20m的明桥面钢梁桥﹑桥长不小于10m且桥上线路曲线半径在600m以下或桥高(轨底至河床最低处)大于6m的明桥面钢梁桥,应铺设护轨;
(2)跨越线路、重要公路、城市交通要道的立交桥应铺设护轨;
(3)多线桥上的各线按上述两点原则办理,多线框构桥可只在两外侧线路上铺设护轨。
3 铺设要求
(1)钢梁桥明桥面上护轨一般应采用与基本轨同类型的钢轨;混合桥上明桥面护轨也可采用比基本轨低—级的钢轨。既有线有砟桥上护轨,当位于Ⅲ型混凝土轨枕地段时应采用比基本轨低一级的钢轨;当位于Ⅱ型混凝土轨枕地段应采用比基本轨低一级或低二级的钢轨。新建或改建有砟桥上护轨应采用与基本轨同类型或低一级的钢轨。
(2)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净距;在有砟桥上,其净距为500mm,允许误差为+10、-5mm;在钢梁明桥面上,其净距为220mm,允许误差为±10mm;当桥上设有伸缩调节器时,其最大净距可为320~350mm,允许误差为±10mm;在混合桥上,当明桥面长度等于或小于50m时,其净距在明桥面与有砟桥面上均为500mm;当明桥面长度大于50m时,在明桥面和有砟桥面上各自采用自身的净距和允许误差,并在明桥面上采用不大于1.5%的斜率完成间距变化的过渡。
(3)护轨顶面不应高出基本轨顶面5mm,也不应低于25mm。
(4)对既有护轨与基本轨头部净距不满足要求的有砟桥面,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改造。桥上为Ⅱ型或Ⅲ型混凝土桥枕时,可采用增设外侧带有轨卡的通长铁垫板(Ⅲ型混凝土桥枕可在每隔一根桥枕上增设)的方法(自动闭塞区段铁垫板中间应设绝缘)对护轨进行改造;对Ⅱ型混凝土桥枕,也可采取在既有桥枕上打孔,采用新型扣板式扣件进行改造;桥上为木枕或Ⅰ型混凝土桥枕时,应更换为新Ⅲ型混凝土桥枕。
(5)新建或改建桥梁,当为有砟桥面时,其护轨铺设应采用新Ⅲ型混凝土桥枕。
(6)护轨应伸出桥台挡在墙以外,直轨部分长度不应小于6m,然后弯曲交会于线路中心;弯轨部分沿线路中心线的长度不小于1.9m,梭头尖端超出台尾的长度不小于2.0m,其顶部应切成不陡于1:1的斜面并联结密贴,梭头尖端悬出轨枕的长度不得大于5mm,如图1所示。
(7)对既有明桥面,护轨下容许加垫总厚度不大于30mm的垫板。当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净距为350~500m时,护轨下应设普通铁垫板,扣压每股护轨的钩头道钉应在每根木桥枕上靠基本轨一侧钉两个,另一侧钉一个。当净距为220~350mm时,护轨下可不加铁垫板;垫板厚度在20mn及以下时,应在每隔一根木桥枕上钉两个道钉扣压每股护轨的两侧;垫板厚度超过20mm时,应在每根木桥枕上钉两个道钉扣压每股护轨的两侧;对既有道砟面,当护轨下组装通长铁垫板时,铁垫板下可设厚度不小于4mm的橡胶垫板,固定通长铁垫板的螺栓扭矩不应小于80N·m,扣板螺栓的扭矩应为40~60N·m,新型扣板式扣件螺栓扭矩应为30~50N·m。
(8)自动闭塞区间,护轨应安装绝缘装置。当桥上线路中心设有应答器时,护轨应在应答器处断开。
(9)每个护轨接头安装4个螺栓,每侧安装2个,螺帽安装在线路中心一侧,在伸缩调节器处应采用一端带长圆孔的夹板。
(10)护轨爬行严重时,允许安装防爬器。
(11)伸缩调节器范围内护轨按设计要求办理。
(12)因道口,道岔或其他因素影响,护轨不能按标准设置时,应经铁路局批准,按特殊情况处理。
(13)护轨尖端应切成不陡于1∶1的斜面,用螺栓串联牢固,做成梭头或另装铁梭头。自动闭塞区间,应在护轨端交会处安装绝缘衬垫,防止正轨与护轨间偶然有导电物体搁置造成短路,使自动闭塞信号显示错误。
4 养护要求
(1)护轨应目视顺直或圆顺(以头部外侧为准),轮缘跨度及护轨顶面标高应符合相关修理规定(护轨顶面不应高出基本轨顶面5mm,也不应低于25mm);
(2)夹板、螺栓、道钉应数量要齐全,保持状态良好;
(3)护轨底部悬空量不大于5mm,接头轨面及头部外侧错牙不大于3mm;
(4)梭头各部联结牢固,并搁在轨枕上,尖端悬空量不大于5mm;
(5)大跨度钢桥的护轨爬行时,应及时拉轨,并用防爬器或在桥头轨道设置防爬锁定桩进行锁定。
文章来源:
西安铁路局编《普速铁路桥梁管理与维护》[M].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