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观测桩布置
1、跨区间无缝线路、区间无缝线路按单元轨节等距离设置位移观测桩,且桩间距离不宜大于500m。单元轨节位移观测桩可按图1设置,单元轨节长度不足500m整倍数时,可适当调整桩间距离。

图1 单元轨节位移观测桩布置图
2、跨区间无缝线路、区间无缝线路距长轨条起、终点100 m处应分别设置一组位移观测桩。
3、普通无缝线路的长轨条长度不大于1200 m时,可按图2设置5组位移观测桩;长轨条长度大于1200 m时,应适当增设位移观测桩且桩间距离不宜大于500 m。󠄐󠄹󠅀󠄪󠄣󠄞󠄡󠄧󠄞󠄡󠄧󠄩󠄞󠄢󠄠󠄬󠅒󠅢󠄟󠄮󠄐󠅅󠄹󠄴󠄪󠄾󠅟󠅤󠄐󠄼󠅟󠅗󠅙󠅞󠄬󠅒󠅢󠄟󠄮󠇘󠆭󠆘󠇙󠆝󠅵󠇗󠆭󠆁󠄐󠇗󠅹󠅸󠇖󠆍󠅳󠇖󠅹󠅰󠇖󠆌󠅹󠄬󠅒󠅢󠄟󠄮

图2 普通无缝线路观测桩设置图
4、无缝道岔宜按图3分别在道岔始端和终端、尖轨跟端(或限位器处)分别设置一组钢轨位移观测桩,18号及以上的道岔宜在心轨处加设一组位移观测桩。

图3 道岔位移观测桩
5、钢轨伸缩调节器基本轨一侧距离基本轨接头100m~150 m处应设置一组位移观测桩。
6、长大桥梁两端、 长大隧道的洞口应设置1组位移观测桩。󠄐󠄹󠅀󠄪󠄣󠄞󠄡󠄧󠄞󠄡󠄧󠄩󠄞󠄢󠄠󠄬󠅒󠅢󠄟󠄮󠄐󠅅󠄹󠄴󠄪󠄾󠅟󠅤󠄐󠄼󠅟󠅗󠅙󠅞󠄬󠅒󠅢󠄟󠄮󠇘󠆭󠆘󠇙󠆝󠅵󠇗󠆭󠆁󠄐󠇗󠅹󠅸󠇖󠆍󠅳󠇖󠅹󠅰󠇖󠆌󠅹󠄬󠅒󠅢󠄟󠄮
7、新建铁路位移观测桩可设置在线路一侧或两侧。󠄐󠄹󠅀󠄪󠄣󠄞󠄡󠄧󠄞󠄡󠄧󠄩󠄞󠄢󠄠󠄬󠅒󠅢󠄟󠄮󠄐󠅅󠄹󠄴󠄪󠄾󠅟󠅤󠄐󠄼󠅟󠅗󠅙󠅞󠄬󠅒󠅢󠄟󠄮󠇘󠆭󠆘󠇙󠆝󠅵󠇗󠆭󠆁󠄐󠇗󠅹󠅸󠇖󠆍󠅳󠇖󠅹󠅰󠇖󠆌󠅹󠄬󠅒󠅢󠄟󠄮
8、位移观测桩应埋设牢固,或设置在线路两侧的固定构筑物上,并在单元轨节两端就位后即进行标记。󠄐󠄹󠅀󠄪󠄣󠄞󠄡󠄧󠄞󠄡󠄧󠄩󠄞󠄢󠄠󠄬󠅒󠅢󠄟󠄮󠄐󠅅󠄹󠄴󠄪󠄾󠅟󠅤󠄐󠄼󠅟󠅗󠅙󠅞󠄬󠅒󠅢󠄟󠄮󠇘󠆭󠆘󠇙󠆝󠅵󠇗󠆭󠆁󠄐󠇗󠅹󠅸󠇖󠆍󠅳󠇖󠅹󠅰󠇖󠆌󠅹󠄬󠅒󠅢󠄟󠄮
文章来源:
《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 10015-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