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态大值偏差应急处理
1.1 线路大值偏差的界定
线路大值偏差主要是指轨检车、动检车、车载式线路检查仪、便携式线路检查仪检查出现的需要达到限速或封锁标准的偏差。
1.2 信息传递和预案启动
(1)车间接到Ⅳ级超限通知后,将发生时间、地点、车次的信息通知工区,并立即组织应急抢修人员赶赴现场,同时立即安排驻台人员在行车台登记,本线限速45 km/h、邻线限速160 km/h。工务段调度立即向相关领导汇报,同步启动段级应急预案,组织技术人员携带便携式线路检查仪添乘检查,并立即将概况和预案启动情况汇报至铁路局工务调度。
(2)在处理过程中,各级之间随时保持信息畅通,并及时传递以下信息:
①最先到达故障地点的具体时间和人员;
②现场指挥的姓名、职务﹑现场抢修的劳力和主要机具数量;
③确认后的故障地点和原因,是否需要封锁线路进行抢修;
④对运输的影响情况,计划开通时间、速度,恢复常速需要的大概时间。
1.3 应急措施
(1)检查人员到达现场应按照“全面看,重点量”的检查原则,首先检查施工线路、当日作业地点、线桥(岔)结合部等。结构上的检查以钢轨为主,新线线路还要加强对路基病害的检查。检查范围应不小于故障点前后各200 m,如此范围内无明显病害,应将范围扩大至前后各500 m。
(2)确认原因,及时处理,开通线路。
①如确认故障点无危及安全的病害,应放行列车不超过160 km/h,并逐级提速。
②如轨道几何尺寸存在超过临时补修管理偏差值的,条件允许应立即组织消灭,经回检后放行列车,放行列车速度由现场负责人视情况确定,然后阶梯提速至常速。处理完毕,检查作业人员撤离至网外,邻线恢复常速。
(3)处理完毕,将现场几何尺寸偏差和处理、放行列车情况、起止时间等关键要素电话上报,并传真现场检查书面记录。
2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态大值偏差预防措施
2.1 加强线路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病害
(1)坚持“动态检查为主,动,静态检查相结合,结构检查与几何尺寸检查并重”的原则,全面检查线路设备。
①动态检查周期:综合检测列车每10~15天检查1遍,动车组应安装车载式线路检查仪,每天对线路检查不少于1遍,工务段应使用便携式线路检查仪添乘检查线路,每月不少于2遍,应采用巡检设备检查线路设备状态,每半年不少于1遍。
②静态检查要求:轨道几何尺寸检查每年不少于1遍,重点地段应加强检查。对重点病害或轨道不平顺地段,应使用轨道测量仪﹑轨道检查仪进行检查;道岔几何尺寸、轨道结构等每月检查一遍。
③钢轨探伤检查周期;使用探伤车对正线钢轨每年检查不少于7遍,冬季应适当缩短检查周期;使用钢轨探伤仪对正线钢轨每年检查1遍;使用钢轨探伤仪对到发线钢轨每年检查4遍﹐其他站线每年检查1遍。冬季可适当缩短探伤周期。使用钢轨探伤仪对正线道岔及调节器的钢轨每月检查1遍,对到发线道岔每年检查4遍,其他站线道岔每年检查1遍。对正线无缝线路和道岔、调节器钢轨的焊缝还应使用焊缝探伤仪进行全断面探伤,厂焊焊缝每5年检查1遍;现场闪光焊焊缝每年检查1遍﹐铝热焊焊缝每半年检查1遍。
(2)加强曲线(含竖曲线)、道岔(含调节器)﹑焊缝、无作轨道结构及过渡段的检查,加强轨道长波不平顺的检查和管理。
2.2 加强病害整治,提高设备质量
设备病害整治应以综合检测列车和探伤车检测结果为主要依据,巡检设备、车载式线路检查仪和添乘检查作为动态检查的辅助手段,并结合现场静态复核(对重点病害或轨道不平顺地段,应使用轨道测量仪、轨道检查仪进行检查),全面分析原因,合理确定维修作业方案和计划。对超过临时补修偏差管理值的处所应及时处理。
(1)工区全面做好以下工作:
①对轨道质量指数(TQI超过管理值的区段或轨道几何尺寸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进行整修。
③对车辆动力学指标超限处所应及时分析原因,安排整修。③根据钢轨表面伤损、光带及线路动态检测情况,对钢轨进行修理。
④整修焊缝。
⑤整修伤损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
⑥无缝线路应力调整或放散。
⑦修补达到Ⅱ级及以上伤损的无碓道床。
⑧沉降地段轨道状态观测和分析。
(2)工区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①及时整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
②对综合检测列车发现的Ⅲ级及以上偏差处所应及时安排临时补修。
③处理伤损钢轨(含焊缝)和失效胶接绝缘接头。
④综合检测列车发现的轨向水平逆向复合不平顺和连续三波及多波高低﹑轨向不平顺,以及车载式线路检查仪和添乘检查发现的不良处所,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⑤对Ⅳ级偏差处所,或Ⅲ级偏差且车辆动力学指标超限处所应立即限速,200~250 km/h线路限速不超过160 km/h,250(不含)~350 km/h线路限速不超过200 km/h,并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⑥更换伤损的道岔护轨螺栓,可动心轨咽喉和叉后间隔铁螺栓、长心轨与短心轨联结螺栓等。
⑦更换伤损失效的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
⑧更换或整治失效无碓道床。
⑨处理线路故障。
⑩其他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
2.3 强化作业标准,规范作业流程
(1)加强作业人员业务理论学习和实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劳动技能。
(2)作业前,应对检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明确质量要求和安全措施,并应经上级审批后实施。
(3)作业中严格按审批的项目、范围、标准进行,按操作规程合理使用作业机具,严禁抢干和盲干。
(4)作业后,现场作业负责人组织质量回检,发现问题及时消灭,确保作业质量合格。
文章来源:
来自 李超雄主编. 《工务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与预防》[M]. 2014